成语

如鸟兽散

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如鸟兽散

读音(发音): rú niǎo shòu sàn

详细解释(意思):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形容溃败逃散。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其成员各奔东西。

出处(典故): 《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示例: 粤兵素弱,见之即溃,~。★清·采蘅子《虫鸣漫录》

成语"如鸟兽散"逐字解释

"如"字解释: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鸟"字解释:鸟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鸟形。本义飞禽总名) 同本义 

 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说文》

 飞鸟遗之音。--《易·小过》

 我则鸣鸟不闻。--《书·君奭》

 有鸟高飞。--《诗·小雅·菀柳》

 鸟乃去矣。--《诗·大雅·生民》

 兽奔鸟窜。--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鸟篆(鸟形的篆书);鸟卜(用鸟预卜年岁的吉凶);鸟恨(鸟声含恨);鸟乌(指乌鸦);鸟迹(鸟的足迹);鸟耘(群鸟耘田);鸟径(仅容飞鸟通行的小径);鸟歌(鸟声如歌声,故称鸟

 鸣为鸟歌);鸟举(鸟飞。比喻行动快速);鸟窜(形容奔窜快速如鸟飞)

 鸟(鴅)niǎo

 ⒈脊椎动物的一类。全身有羽毛,前肢变为翅,后肢能行走,用肺呼吸,温血卵生,能飞爱护~儿。千山~飞绝。也有因翅退化不能飞的,如鸵~。

 ⒉

 ①从高处往下看登高~瞰河山。

 ②事物的概括描写~瞰国际形势。

 鸟diǎo 1.人﹑畜的雄性生殖器。多用为詈词。

 鸟què 1.地名用字。参见"鸾鸟"。
"兽"字解释:兽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玣”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兽,守备者。--《说文》

 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

 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

 大兽公之。--《周礼·兽人》

 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

 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

 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

 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

 山深而兽往之

 兽(玣)shòu指有四条腿、全身长毛的哺乳动物野~。〈喻〉野蛮,残忍,下流~行。~心。~性大发。
"散"字解释:散 

 逍遥,懒散 

 庸众驽散。--《荀子·脩身》。注散,不拘检者也。”

 又如懒散;散人(闲散无用或不为世用的人◇多指隐士);散袒(假日;消闲);散旦(散弹,散诞。舒散;不受拘束);散适(闲适);散闲(消遥自在,无拘无束);散宕(放逸);散懒(精

 神松散,行动散漫)

 潇洒;洒脱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世说新语》

 又如散朗(飘逸爽朗)

 挂名职务,没有或很少有工作却可以领工资 

 初,晋世散骑常持选望甚重,与侍中不异,其后职任闲散,用人渐轻。--《宋书·孔觊传

 散sǎn

 ⒈零碎的,零星的~装。~兵游勇。

 ⒉松开,没有约束~漫。~头发。包裹~了。

 ⒊药末健胃~。

 ⒋

 散sàn

 ⒈分开,离开,跟"聚"相对~会。~场。

 ⒉消除,排遣~心。~闷。

 ⒊分布,分给~发。~宣传品。

 ⒋解雇厂方不能随便~工人。

 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