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贵远鄙近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贵远鄙近

读音(发音): guì yuǎn bǐ jìn

详细解释(意思):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出处(典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香山居士》引宋·蔡宽夫《诗话》楚人发语之辞曰羌曰蹇,平语之辞曰些,一经屈宋采用,后世遂为佳句,但世俗常情,不能无贵远鄙近耳。”

示例:

第三个字为"鄙"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近"的成语

成语"贵远鄙近"逐字解释

"贵"字解释:贵 

 (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同本义 

 贵,物不贱也。--《说文》

 贵货而贱土。--《国语·晋语》

 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又如春雨贵如油;昂贵(价格很高);贵腾(价格暴涨);贵踊(物价上涨);贵贾(高价)

 社会地位高 

 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广雅》

 一曰爵以

 贵guì

 ⒈价钱高,跟"贱"相对米~。油~。〈引〉珍贵,宝贵最~者,人才也。

 ⒉地位高或权势大,也指这类的人或集团显~。权~。达官~族。

 ⒊重视,崇尚兵~神速。不~义,而~法。

 ⒋敬词~姓?~宾。~公司。
"远"字解释:远 

 (形声。从辵,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远,辽也。--《说文》

 远,遐也。--《尔雅》

 屏之远方。--《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

 柔远人也。--《礼记·中庸》

 穷高极远。--《礼记·乐记》

 念悲其远。--《战国策·赵策》

 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左传·三十三年》

 缦立远视。--唐·杜牧《阿房宫赋》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极目远望。--《广东军务记》

 又如

 远(遠)yuǎn

 ⒈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跟"近"相对~方。~古。路~。长~。久~。

 ⒉不接近,关系疏~亲。疏~。

 ⒊(差别)大相差甚~。

 ⒋深远言近旨~(说话浅近,含意深远)。

 远yuàn 1.离开;避开。 2.不亲近;不接近。 3.违背。
"鄙"字解释:鄙 

 (形声。从邑,啚)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同本义 

 鄙,五酂为鄙。--《说文》

 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周礼·遂人》

 县都之治。--《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

 以八卿治都鄙。--《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

 命司徒,循行县鄙。--《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采邑;小邑 

 辩其邦国都鄙。--《周书·职方》。注邑曰鄙。”

 四鄙入保。--《礼记·月令

 鄙 bǐ

 ①粗俗;低下;下流卑~。

 ②谦辞。旧时用于自称~人。

 ③轻视;瞧不起~视。

 ④边远的地方边~。

 【鄙薄】

 ①轻视;瞧不起。

 ②浅陋微薄(多用做谦辞)。

 【鄙俚】粗野。

 【鄙吝】

 ①鄙俗。

 ②过于吝啬。

 【鄙陋】学识浅薄~无知。

 【鄙弃】轻视;厌恶。

 【鄙人】谦辞。旧时用做自称~才疏学浅。

 【鄙夷】轻视;瞧不起用~的目光看着他。
"近"字解释:近 

 (形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斤声。本义走近,接近)

 同本义 

 近,附也。--《说文》

 为其近于道也。--《礼记·祭义》

 小大近丧。--《诗·大雅·荡》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史记·项羽本纪》

 稍出近之。--唐·柳宗元《三戒》

 近出前后。

 稍近。

 时敌军已近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逼近(靠近;接近);挨近;近傍(接近;靠近);近晚(傍晚);近火(靠近火)

 引申追求,希求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又如近名(追求名誉);近利(逐利)

 逼近 

 近jìn

 ⒈近,跟"远"相对~在咫尺。~几年来。~在眉睫。

 ⒉关系密切,亲密,接近亲~。~亲。~朱者赤。~墨者黑。

 ⒊相似,差不多太~似。性相~。年~八旬。

 ⒋浅近,简单言~旨远。语言俚~(俚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