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克传弓冶

犹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克传弓冶

读音(发音): kè chuán gōng yě

详细解释(意思):犹克绍箕裘。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出处(典故):

示例:

克传弓冶成语接龙

第三个字为"弓"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冶"的成语

成语"克传弓冶"逐字解释

"克"字解释: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克,肩也。--《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

 佛时仔肩。--《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

 子克家。--《易·蒙》

 邾子克。--《左传·隐公元年》

 周王子克。--《左传·桓公十八年》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诗·豳风·伐柯》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大禹谟》

 又如克当(担当,承受);克堪(胜利);克家(能承担家事);克祚(能继承祖辈的福禄);克家子(克家儿。能继承祖业

 克(

 ⒈至

 ⒋剋、

 ⒈至

 ⒋尅)kè

 ⒈攻破,战胜连~数城。~敌制胜。

 ⒉制伏,抑制~服。~制。奉公~己。

 ⒊约定或限定(时间)~日起程。~期完成。

 ⒋通"刻"。雕刻,苛刻~画。性俭~。

 ⒌能够~勤~俭。~尽职责。

 ⒍消化~食。

 ⒎公制重量单位,旧称"公分"。一千克为一公斤。

 ⒏藏族地区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为二十五市斤。也是土地的面积单位,一克约为一市亩。

 克kēi 1.训斥;狠狠批评。 2.方言。抠取。
"传"字解释:传〈动〉 chuan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
"弓"字解释:弓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

 弹的器械)

 同本义 

 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贾谊《过秦论》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杜甫《兵车

 弓gōng

 ⒈弯曲~腰。~背。

 ⒉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强~硬弩。手握弹~。

 ⒊像弓的用具或部件琴~子。弹花~。

 ⒋旧时丈量地亩的用具与计量单位。一~约为五市尺,二百四十平方~为一亩。
"冶"字解释:冶 

 (形声。从冫(古冰”字),台声。以冰融化解释金属销熔。段玉裁冰之融如铄金然,故炉铸亦曰冶。”本义销熔)

 同本义 

 冶,销也。--《说文》

 冶,销铄也。--《三苍》

 良冶之子。--《礼记·学记》

 冶铸煮盐。--《史记·平淮书》

 又如冶铸(冶炼铜铁,铸造器物);冶锻(冶炼);冶人(犹冶工);冶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冶士(古代从事冶炼铸造的刑徒)

 陶冶 

 当是时,文王能陶冶天下之士。--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冶 

 熔炼金属或铸造器物的场所 

 冶yě

 ①熔炼(金属)

 ②姓

 ③形容女子装饰艳丽

 【冶金】冶炼金属

 【冶炼】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冶容】

 ①打扮得很妖媚。

 ②妖媚的容貌。

 【冶艳】妖艳

 【冶游】原指男女在春天或节日里外出游玩,后来专指嫖妓。

 冶yě

 ①冶炼金属。

 ②引申为溶化。

 ③指熔炉。

 ④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

 ⑤指冶炼金属的作坊或矿场。

 ⑥艳丽;妖媚。

 ⑥过分修饰。参见"冶容"。

 ⑦通"野"。

 ⑧姓。春秋卫有冶厪。见《左传.僖公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