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泛滥成灾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泛滥成灾

读音(发音): fàn làn chéng zāi

详细解释(意思):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出处(典故): 《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示例: 表报之多,闹得~。★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泛滥成灾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滥"的成语

成语"泛滥成灾"逐字解释

"泛"字解释:泛 

 (形声。从水,乏声。汎、泛实同一词。本义漂浮)

 同本义 

 汎,浮貌。从水,凡声。与泛略同。与氾迥别。--《说文》

 汎彼柏舟。--《诗·邶风·柏舟》

 汎舟于河。--《国语·晋语》。注浮也。”

 一曰泛齐。--《周礼·酒正》

 汎齐,浮蛾在上汎汎然也。--《释名·释饭食》

 汎汎杨舟。--《诗·小雅·菁菁者莪》

 乘天潢之汎汎兮。--《文选·张衡·思玄赋》

 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洢《核舟记》

 泛彭蠡口,四望无际。--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泛然(漂浮,浮动的样子);泛浮(漂浮);泛萍(比喻漂荡

 泛 fàn

 ⒈漂浮~船。〈引〉透出,露出~起。两耳~红。

 ⒉浮浅,不深,不切实浮~。空~。~ ~相交(一般友谊)。

 ⒊普遍,一般广~。~指。~论。~观。

 ⒋

 【泛滥】

 ①大水漫流大江洪水~滥成灾。

 ②漂浮游荡~滥水嬉兮。

 泛fán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南。 2.古泛水的省称。 3.姓『有泛胜之。见《汉书.艺文志》。

 泛fěng 1.翻,倾倒。 2.覆灭,覆亡。
"滥"字解释:滥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同本义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大水漫出,泛滥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浸渍,泡在水里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滥(瀍)làn

 ⒈大水漫溢泛~成灾。〈引〉过度,无节制~用职权。

 ⒉失真,不切实际采~忽真。~竽充数。陈词~调。

 ⒊

 滥jiàn 1.泉水涌出貌。参见"滥泉"。 2.古水名。

 滥lǎn 1.以干果浸渍于水中作成的饮料。 2.谓以盐等腌渍食物。 3.揽聚。

 滥lán 1.春秋邾邑名,在今山东省滕县﹑枣庄市之间。
"成"字解释: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成,就也。--《说文》

 成德之终也。--《国语·周语》

 成者功就不可易也。--《太元元错》

 箫韶九成。--《书·益稷》

 祝告曰利成。--《仪礼·少牢礼》

 及事成。--《周礼·司书》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变成;成为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又如成习(成为习惯);成精;成仙(成为神仙)

 成全
"灾"字解释:灾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同本义 

 天火曰烖,从火,哉声。古文从才,籀文从巛声。--《说文》。或体灾。

 大者曰灾,小者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火所烧灭之余曰烖,言其余物如是也。--《释名》

 凡火,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夏四月,陈灾。(陈地发生火灾。)--《左传·昭公九年》

 又如灾火(火灾);灾燀(火灾)

 灾害,祸患 

 大烖。--《周

 灾(災、烖)zāi

 ⒈水、火、荒、旱、虫等所造成的祸害~害。火~〉 ~ 。 虫~。救~。

 ⒉人为的祸害~及其身。招~惹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