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笑比河清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笑比河清

读音(发音): xiào bǐ hé qīng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出处(典故): 《宋史·包拯传》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示例:

成语"笑比河清"逐字解释

"笑"字解释:笑〈动〉

 (会意。从竹,从夭。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字或从竹,从夭。本义因喜悦开颜或出声)

 同本义 

 笑,喜也。--《说文》。杨承庆曰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也。李阳冰刊定说文从之。”

 竹为乐器,君子乐然后笑也。--《字林》。朱骏声曰此字古皆从犬,本义犬狎人声也。从犬,箾省声。”

 一握为笑。--《易·萃》

 载笑载言。--《诗·卫风·氓》

 言笑晏晏。

 两小儿笑曰。--《列子·汤问》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论语·宪问》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笑而止之。--《

 笑(哾)xiào

 ⒈露出喜悦的表情,发出欢乐的声音微~。大~。~逐颜开。

 ⒉指讥笑,嘲笑耻~。莫见~。别取~他。

 ⒊

 ⒋

 ①能使人发笑的话。

 ②轻视,讥讽净闹~话。
"比"字解释:比 

 (会意。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
"河"字解释:河〈名〉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说文》

 导河积石。--《书·禹贡》

 河阳之北。--《列子·汤问》

 三豕涉河。--《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河堧(黄河河边之地);河湟(黄河与湟水);河朔(泛指黄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黄河与洛水);河堑(黄河沿岸的壕沟)

 河流的通称 

 南方无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谓之河。--《汉书·司马相如传》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韩信钓河曲。--《后汉书·郦炎传》

 散作满河星。╠

 河hé

 ⒈水道的通称~流。运~。

 ⒉特指黄河~西。~套。江(长江)淮~汉(汉汉水)。

 ⒊

 ⒋

 ⒌
"清"字解释: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