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避溺山隅

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避溺山隅

读音(发音): bì nì shān yú

详细解释(意思):指防止淹死而躲入山隅。表示远远回避。

出处(典故):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譬于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

示例: 下官不能~,而止冠李下,既贻疵辱,方致微绳,解箓收簪,旦归初服。★《梁书·王僧孺传》

避溺山隅成语接龙

成语"避溺山隅"逐字解释

"避"字解释:避 

 (形声。从辵),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离去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

 避 bì

 ①躲开;回避~开、~风。

 ②防止~暑。

 【避讳】

 ①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叫做避讳。如汉文帝叫刘恒,就改'恒山'为'常山'。

 ②不愿说出、听到或看到某些不吉利、令人不快的言行渔民~说'翻'。

 ③回避。

 【避雷器】限制电气设备或线路上的过电压的主要保护装置。通常装在被保护设备附近。主要类型有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等。

 【避实击虚】见【避实就虚】。

 【避实就虚】军事上指避开对方的实力,攻击其薄弱环节。又作避实击虚。

 【避孕】用药物或用具阻止精子和卵子相结合,使不受孕。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实质性的问题,只谈无关紧要的方面。
"溺"字解释:溺〈动〉ni

 没入水中 

 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离娄上》

 溺死者。--《吕氏春秋·察今》

 河中溺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资治通鉴》

 又如溺女(将刚生下的女婴投入水中淹死);沉溺(陷入不良的境地);溺没(沉没);溺溺(沉没);溺毙(淹死)

 沉湎,无节制 

 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又如溺信(沉迷);溺志(心志沉湎于某种事情);溺情(思想感情沉湎于某个方面);溺意(心志沉湎于某个方面);溺心(潜沉心志);溺惑(沉迷;迷信)

 陷于困境 

 天下溺,援之

 溺niào

 ⒈小便屙~。~液。~可作肥料。

 ⒉排泄小便~床。~湿了裤。

 溺nì

 ⒈淹没~死。~于水中。

 ⒉过分,沉迷不悟~爱。沉~。

 溺ruò 1.水名。即弱水。 2.软弱;柔弱。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隅"字解释:隅〈名〉

 (形声。从阜,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徐渭《缇芝赋》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角,角落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

 隅yú

 ⒈角落屋~。墙~。城~。

 ⒉靠边的地方海~。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