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披裘负薪

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披裘负薪

读音(发音): pī qiú fù xīn

详细解释(意思):裘皮毛衣服。穿着裘褐,背着柴薪。形容志高行洁的隐士。

出处(典故): 东汉·王充《论衡·书虚》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

示例: 勿据梧而策杖,亦~。★唐·王绩《游北山赋》

披裘负薪成语接龙

成语"披裘负薪"逐字解释

"披"字解释:披〈名〉

 (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披,从旁持曰披。--《说文》

 设披周也。--《礼记·檀弓》。注披,柩行夹引棺者。”

 执披。--《周礼·司士》。注柩车行所以披持棺者,有纽以结之,谓之戴。”

 执披者旁四人。--《仪礼·士丧礼》

 设披。--《仪礼·既夕礼》

 披 〈动〉

 分开;裂开 

 而披其地。--《左传·成公十八年》。注犹分也。”

 又披其邑。--《左传·昭公五年》。注析也。”

 不折必披。--《史记·魏其安侯传》。正义分析也。”

 柳条

 披pī

 ⒈穿,覆盖在肩背上~衣。~红。~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奔走或在野外辛勤劳动)。

 ⒉翻阅,揭开~卷。~露。~肝沥胆(〈喻〉非常忠诚)。

 ⒊分开,劈开~沙拣金(〈喻〉细心挑拣,去粗取精)。~荆斩棘(〈喻〉创业艰辛)。

 ⒋裂开木头~了。竹棍~了。

 ⒌

 ⒍

 ①显示,揭露。

 ②发表,公布~露新闻。

 披bì 1.古丧具。用帛做成,系于柩车两侧,备牵挽之用,以防倾覆。
"裘"字解释:裘〈名〉

 (形声。从衣,求声。本义皮衣。古代求”、裘”同字)

 同本义 

 裘,皮衣也。--《说文》

 裘所以佐女功助温也。--《白虎通·衣裳》

 掌为大裘--《周礼·司裘》。注大裘,黑羔裘。”

 世以为裘者。--《淮南子·泛论》。注裘孤之属也。”

 良治之子,必学为裘。--《礼记·学记》

 冬日麑裘。--《韩非子·五蠹》

 狐裘不暖。--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裘葛之遗。--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裘马甚都(车马衣裘十分华美);裘膻(裘皮和膻气。代指清兵)

 裘qiú皮衣狐~。集腋成~(腋此处指狐狸腋下的皮。〈喻〉积少成多)。
"负"字解释: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说文》

 秦贪,负其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左传·襄公十四年》

 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汉·贾谊《治安策》

 守自负年德,易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负固(依仗地势险固);负固不悛(依凭险阻而不悔改);负宠(依仗宠爱);负学(依恃才学);负险(凭借险固的地形);负势(依仗权势)

 是犹使蚊负山。--《

 负 fù

 ⒈输,败,跟"胜"相对三胜二~。

 ⒉背~粮。~荷。~载。~荆请罪。〈引〉担任~责尽职。~有重任。

 ⒊遭受~屈。~轻伤。

 ⒋仗恃,依靠~嵎顽抗。~险固守。

 ⒌具有久~盛名。

 ⒍违背,背弃~约。忘恩~义。

 ⒎欠~债。

 ⒏小于零的~数。

 ⒐相对的两方面之反面,跟"正"相对~电。~极。

 ⒑

 【负气】赌气。

 ⒒

 【负疚】自己觉得惭愧不安。
"薪"字解释:薪〈名〉

 同本义 

 薪,荛也。--《说文》

 收秩薪柴。--《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

 薪蒸材木。--《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

 以薪以蒸。--《诗·小雅·无羊》

 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管子·轻重甲》

 某有负薪之忧。--《礼记·曲礼》

 毁伤其薪木。--《孟子》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薪火(柴火);薪桂(薪贵于桂。形容柴火昂贵);薪柴(柴火);薪樵(柴火)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孟

 薪xīn

 ⒈柴草,柴火釜底抽~。

 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