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封豨修蛇

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封豨修蛇

读音(发音): fēng xī yǒu shé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

出处(典故): 《淮南子·修务训》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

示例: 自无妄兴暴,皇祚寖微,~,行灾中国。★《梁书·元帝纪》

第二个字为"豨"的成语

成语"封豨修蛇"逐字解释

"封"字解释:封〈名〉

 (会意。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郭沫若曰古之畿封

 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

 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本义疆界;田界)

 同本义 

 所封封域。--《周礼·春官·保章氏》

 田有封洫。--《左传·襄公三十年》

 使田有封洫

 封 fēng

 ⒈加土培植树木此类树需多加~殖(殖种植)。

 ⒉闭,密闭,关闭~闭。~紧瓶口。~山育林。查~。

 【封锁】用强制的办法使跟外界断绝关系~锁海岛。

 ⒊封起来的或用作封东西的纸、布等~包。信~。~条。

 ⒋量词两~糖。三~信。

 ⒌〈古〉帝王把爵位、土地或封号赐给亲属、臣子等~王。~侯。~地。~妻荫子。

 ⒍

 【封建社会】君主、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财富,掌权专政,残酷剥削、统治农民及劳动者的社会制度。

 封fèng 1.菰根。

 封biǎn 1.棺木下葬。
"豨"字解释:豨 

 (形声。从水,奚声。本义山沟,山谷) 同本义 

 豨,谷也。--《广雅》

 若高山之与深豨。--《吕氏春秋·察微》。注无水曰豨。”

 川曰豨。李注出于山入于川为豨也。”--《尔雅·释水·水注》

 涧豨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毛注豨亦涧也。”

 不临深豨,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其山时露骨峥峥,然犹见豨流也。--《徐霞客游记》

 又如豨谷;豨壑

 豨谷

 

 豨壑

 

 歙xī

 ⒈吸气,收敛。

 歙shè

 ⒈歙县,在安徽省。
"修"字解释:修 

 (形声。从彡,攸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辪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修娖(整理

 修(脩)xiū

 ⒈装饰,使完善或恢复完善~饰。~理。~道路。~汽车。

 ⒉整治,建筑~治。~建。~守战之具。重~岳阳楼。

 ⒊学习,钻研自~。进~。

 ⒋著作,撰写~史。~订。~书(又指写信)。

 ⒌高,长~短合度(度标准)。茂林~竹。

 ⒍善,美好~态。

 修yǒu 1.古代酒器。

 修dí 1.洗濯。

 修tiáo 1.纲目。 2.古县名『置,属冀州信都国,《汉书.地理志下》"修,莽曰修治。"颜师古注"修,音条。"
"蛇"字解释:蛇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同本义 

 蛇,它或从虫。--《说文》

 蛇乘龙。--《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蛇,元武之宿,虚危之星。”

 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注虺小蛇大也。

 龙蛇之孽。--《洪紀·五行志》。注蛇龙之类也。”

 龙首其中蛇交。--《仪礼·乡射礼记》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蛇豕(比喻贪婪残暴的人);蛇虺(喻指阴狠毒辣的人);蛇食(像蛇吃东西

 蛇yí

 ⒈

 蛇(蚮)shé

 ⒈俗称"长虫"。受保护的爬行动物,禁止捕杀。蛇体长条形,有鳞无肢,种类很多,捕食鼠、蛙、鸟等小动物有毒~(如眼镜~、银环~)。无毒~(如蟒~、赤链~)。有

 的可供药用。蛇已人工养殖,肉供食用,蛇胆药用,蛇皮可制器物。

 蛇chí 1.弛;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