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蠹众木折

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蠹众木折

读音(发音): dù zhòng mù zhé

详细解释(意思):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比喻不利的因素多了,就能造成灾祸。

出处(典故): 《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示例:

成语"蠹众木折"逐字解释

"蠹"字解释:蠹 

 (形声。本义蛀虫)

 同本义 

 蠹,木中虫。--《说文》

 掌蠹物。--《周礼·翦氏》。注穿食人器物者,蠹鱼亦是也。”

 树郁则为蠹。--《吕氏春秋·达郁》。注蠹蝎木中之虫也。”

 又如蠹役(欺压百姓的吏役);蠹怪(蠹虫的精怪);蠹薮(蛀虫聚集的地方);蠹贼(蠹,蠹虫;贼,蟊贼);蠹蝎(水中的蠹虫);木蠹;蠹字(蠹虫所蚀如字的痕迹);蠹物(本指穿蚀衣服的

 蠹虫。引申泛指为害之物)

 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蠹民(指害

 蠹 dù

 ①蛀虫。

 ②蛀蚀。

 【蠹虫】

 ①咬器物的虫子。

 ②比喻桅公众利益或事业的人。
"众"字解释: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衆”,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同本义 

 人三为众。--《国语·周语》

 坤为众。--《易·说卦》

 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周礼·大宗伯》

 安土重居,谓之众庶。--《后汉书·杨终传》

 庸众而野。--《荀子·脩身》。注众,众人也。”

 众恶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众怒难犯。--《左传·襄公十年》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王安石《答

 众(衆)zhòng

 ⒈多,许多~多。~人。~星捧月。

 ⒉许多人群~。~怒难犯。~望所归。~志成城。
"木"字解释: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春秋繁露》

 一树十获者木也。--《管子·权修》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庄子·山木》

 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孟子·尽心上》

 草木之花。--宋·周敦颐《爱莲说》

 鸟兽木石。--明·魏学洢《核舟

 木mù

 ⒈树栽植树~。封山育林,禁止伐~。

 ⒉指木料,砍下的成材的树~头。~材。

 ⒊用木料制成的~器家具。~牛流马。

 ⒋质朴,朴实此人~实。

 ⒌感觉不灵敏,失去知觉麻~。嘴唇发~。

 ⒍棺材寿~。行将就~。

 ⒎五行(金~水火土)之一。
"折"字解释:折〈动〉 she

 断而犹连 

 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别太使劲,不然绳子就要折了

 生意亏损 

 折  zhe

 

 倒过来倒过去 

 只管把果子折在一个碟子里,端着就走。--《红楼梦》

 又如开水太烫,拿两个杯子折一折就凉了

 折  zhe

 (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

 折shé

 ⒈断树枝~了。木棍~了。

 ⒉亏损,损耗~本。~耗。

 折zhē翻转,倒腾~腾。~跟头。滚开的水,要用两个盅~一~,才能喝。

 折zhé

 ⒈断,弄断~断。~足。骨~。禁止攀~花木。

 ⒉弯曲~腰。曲~。

 ⒊死夭~。

 ⒋受挫,损失挫~。损兵~将。

 ⒌回转,转变方向~回。转~。

 ⒍叠~叠。~尺。~衣服。

 ⒎用纸叠起来的小本子小~子。存~儿。

 ⒏杂剧的一个段落为一~,大致相当于现代戏曲的一场四~戏。~子戏。

 ⒐信服,心服~服。心~。

 ⒑抵作,对换,用此代彼~帐。~换。~变。

 ⒒按成数减少~旧。~扣。

 ⒓汉字笔形,如乙(乛s乚)等笔形。

 ⒔

 ⒕

 折tí 1.见"折折"。

 折lā 1.拉折。

 折zhě 1.折叠的痕纹;皱纹。

 折xié 1.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