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龙骧麟振

龙骧,昂举腾跃的样子。比喻将军恩威兼备。

龙骧麟振

读音(发音): lóng xiāng lín zhèn

详细解释(意思):龙骧,昂举腾跃的样子。比喻将军恩威兼备。

出处(典故): 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毛传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

示例: [邓艾]受命忘身,~,前无坚敌。★《晋书·段灼传》

成语"龙骧麟振"逐字解释

"龙"字解释: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

 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

 龙(龍)lóng

 ⒈〈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还能兴云降雨飞~乘云。叶公好~。

 ⒉〈古〉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翼手~。

 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袍。

 ⒋

 ⒌

 龙máng 1.通"尨"。杂色,色斑驳。 2.通"?"。参见"龙鵤"。
"骧"字解释:骧 

 腾跃;昂首奔驰 

 骧,马之低卬也。从马、襄声。--《说文》

 乃奋翅而腾骧。--张衡《西京赋》。注驰也。”

 四骐龙骧。--左思《吴都赋》

 载车奔兮马繁骧。--曹植《离友》

 又如骧腾(驰骋)

 仰;上举 

 臣父骧眉扼腕,恨不从杨涟诸臣后。--清·彭定求《周端孝先生传》

 又如骧首(抬头)

 骧 

 后右足白的马 

 后右足白骧。--《尔雅·释畜》

 泛指马 

 《诗》云两服,上骧”。注云骧,马”。是也。--司马贞索隐《史记》

 骧xiāng

 ⒈马抬起头快跑。

 ⒉上举,高举。
"麟"字解释:麟 

 (形声。从鹿,粦声。本义大鹿)

 同本义 

 麟,大牝鹿也。--《说文》

 麐,牝麒也。--《说文》。朱骏声曰经典皆以麟为之。”段曰经典无作麐者。”

 射麋脚麟。--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解罘放麟。--张衡《东京赋》。薛注大鹿曰麟。”

 惧失麟鹿而获艾貑。--《潜夫论·贤难》

 麒麟 

 单呼麟者,大牡鹿也;呼麟麟者,仁兽也。麒麟可单呼麟。--《说文》段注

 西狩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

 又如凤毛麟角;麟阁(又称麟台。麒麟阁,汉宣帝时曾在麒麟阁内绘功臣图像,以表其功);

 麟(麐)lín
"振"字解释:振 

 搬动,挥动~动。~荡。~幅。~臂。~聋发聩(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奋起,兴起~奋。~作。~兴。~~有辞。

 古同赈”,救济。

 古同震”,威震。

 振zhèn

 ⒈挥动,抖动,摇动~笔。~动。~臂一呼。

 ⒉起,奋起,兴起~作。~奋。~兴。

 ⒊整顿~旅治兵(旅军队)。

 ⒋救济~救。~济。~灾。

 ⒌

 振zhēn 1.见"振振"。

 振zhěn 1.单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