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龙骧蠖屈

比喻随时屈伸、上下。

龙骧蠖屈

读音(发音): lóng xiāng huò qū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随时屈伸、上下。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三个字为"蠖"的成语

成语"龙骧蠖屈"逐字解释

"龙"字解释: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

 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

 龙(龍)lóng

 ⒈〈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还能兴云降雨飞~乘云。叶公好~。

 ⒉〈古〉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翼手~。

 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袍。

 ⒋

 ⒌

 龙máng 1.通"尨"。杂色,色斑驳。 2.通"?"。参见"龙鵤"。
"骧"字解释:骧 

 腾跃;昂首奔驰 

 骧,马之低卬也。从马、襄声。--《说文》

 乃奋翅而腾骧。--张衡《西京赋》。注驰也。”

 四骐龙骧。--左思《吴都赋》

 载车奔兮马繁骧。--曹植《离友》

 又如骧腾(驰骋)

 仰;上举 

 臣父骧眉扼腕,恨不从杨涟诸臣后。--清·彭定求《周端孝先生传》

 又如骧首(抬头)

 骧 

 后右足白的马 

 后右足白骧。--《尔雅·释畜》

 泛指马 

 《诗》云两服,上骧”。注云骧,马”。是也。--司马贞索隐《史记》

 骧xiāng

 ⒈马抬起头快跑。

 ⒉上举,高举。
"蠖"字解释:蠖〈名〉

 昆虫名。尺蠖的省称 

 尺蠖,屈伸虫也。从虫,蒦声,一名步屈。--《说文》

 麋筋斥蠖。--《考工记·弓人》

 又如蠖屈(形容像尺蠖一样的屈曲之形);蠖屈不伸(如尺蠖之屈而不伸。喻人不得志);蠖屈鼠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蠖huò

 蠖yuè 1.见"蠖略"。
"屈"字解释:屈〈动〉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

 屈qū

 ⒈弯曲,跟伸相对~膝。~指可数。

 ⒉低头,妥协,服输,顺从~服。~从。不~不挠。

 ⒊冤枉,使人不痛快冤~。委~。受~。

 ⒋理亏理~词穷。

 ⒌

 屈jué 1.短。 2.竭尽,穷尽。 3.见"屈奇。" 4.通"倔"。参见"屈强"。 5.通"崛"。参见"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