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四角俱全

比喻完美无缺。

四角俱全

读音(发音): sì jiǎo jù quán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完美无缺。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四角俱全"逐字解释

"四"字解释: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四,阴数也。四分之。--《说文》

 阴数次三也。--《玉篇》

 路下四亚之。--《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

 光被四表。--《书·尧典》

 闰月定四时成岁。

 良马四之--《诗·鄘风·干旄》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又如四垂(四边);四梢(城镇四方边缘地方);四隅头(四方街口,四处);四柱(指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不拗六(少数拗不过多数);四趁(相称,各处都合适);四门(四方之门

 );四鼓(四更);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四

 四sì数目字三~五。
"角"字解释:角〈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

 符节)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

 角jiǎo

 ⒈牛、羊、鹿等头上或吻上长的坚硬的突起物(鹿、羚羊、犀牛等的角是贵重药材)鹿~。羊~(又是"旋风名")。

 ⒉像角那样的东西皂~。菱~。

 ⒊隅,转折处~落。墙~。转弯抹~。

 ⒋〈古〉军中的一种吹乐器号~。画~。~声振天。

 ⒌数学名词。由一点发出的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形状钝~。直~。等腰三~形。

 ⒍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多见于地名成山~,在山东省。

 ⒎我国货币单位十分为一~,十~为一元。

 ⒏〈古〉量器名~量也。

 ⒐〈古〉盛酒器。青铜制,像爵,有盖。

 ⒑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⒒量词。

 ①从整块划分成角状的三~饼。

 ②旧时称公文的件数四~公文。

 ⒓

 ①超群出众~立杰出。

 ②对立南北~立。

 ⒔见jué㈠。

 角jué

 ⒈较量竞争,争胜~斗。~力。~逐。~才智。口~(吵嘴)。

 ⒉演员,也作"脚"配~儿。演什么~色?演主~。扮演丑~。

 ⒊〈古〉五音(宫商~徴羽)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3"。

 ⒋〈古〉酒器名,形状像爵。

 ⒌见jiǎo。

 角lù 1.见"角里"。

 角gǔ 1.见"角角"。
"俱"字解释:俱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义 

 俱,皆也。--《说文》

 而仪与之俱。--《战国策·齐策》。注偕也。”

 道可载而与之俱也。--《庄子·天运》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史记·魏公子列传》

 百余人俱。--《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李陵俱。

 处与之俱。--《世说新语·自新》

 使与书俱。--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等同 

 所谓后者应不俱也。--《素问·三部九侯论》。注犹同也。”

 伊尹、箕子才俱也,伊尹为相,箕子为奴。--《论衡》

 俱

 俱jù

 ⒈全,都~黑。~在。百废~兴。

 ⒉在一起行则与~,止则相对。

 ⒊

 俱jū 1.姓。晋有俱石公,唐有俱文珍。见《晋书.石勒载记》﹑《旧唐书.宦官传》。
"全"字解释:全〈名〉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古州名。全州 

 姓

 全 〈形〉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

 全quán

 ⒈完整,完备,不缺少齐~。完~。十~十美。

 ⒉整个~部。~校。~军。~力以赴。

 ⒊都~到了。

 ⒋保存,照顾到,使不受损害保~。成~。两~其美。

 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