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旌旗卷舒

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旌旗卷舒

读音(发音): jīng qí juǎn shū

详细解释(意思):舒展开。战旗随风飘动,有时卷起,有时展开。比喻战事持续。

出处(典故): 《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扫除凶逆,芟荑遗寇,旌旗卷舒,日不暇给。”

示例:

旌旗卷舒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旌"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舒"的成语

成语"旌旗卷舒"逐字解释

"旌"字解释: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古代旗的总称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旌节,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到消息。”╠

 旌jīng

 ⒈〈古〉用五色羽毛装饰的一种旗子建~提鼓。又是旗子的通称~旗招展。

 ⒉表扬以~其美(美美德)。

 ⒊
"旗"字解释:旗〈名〉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表识,标志 

 旗qí

 ⒈用布、绸、纸等做成的标帜,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子。军~。国~。升~。

 ⒉清代初期将满族军队和成员编为八旗◇又增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凡在旗籍的人统称"旗人"。又特指满族的~袍。~装。

 ⒊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一级,相当于县。
"卷"字解释:卷 

 (形声。从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劵声。本义膝曲)

 把物弯转成圆筒形 

 有卷者阿。--《诗·大雅·卷 阿》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卷,屈也。”

 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卷甲而藏之。--宋·苏轼《教战守》

 又如卷舒(裹卷和舒展);卷帐(新郎在女家结婚,三日之后新婚夫妇带妆奁回到男家);卷坐(轿舆不调头,向后退称卷坐);卷戏(过去河南地方剧种之一,今已绝迹)

 席卷 

 卷石底以出。--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北

 卷(捲)juǎn

 ⒈将东西弯曲裹成圆筒形~袖子。~席子。捆~行李。

 ⒉卷成圆筒形的东西烟~儿。被盖~。

 ⒊撮起或裹住带走大风~起尘土。~入旋涡(〈喻〉被牵涉到不利的事件里)。

 ⒋量词两~报纸。三~柴草。

 卷juàn

 ⒈书籍,也指可以卷起收藏的字画手不释~。画~。

 ⒉书籍的册、本或篇章藏书万~。第四~。上~。下~。

 ⒊考试用的纸试~。阅~。数学~子。

 ⒋汇成的档案、文件~宗。案~。调~。查~。

 卷quán 1.弯曲。 2.柔弱。参见"卷然"。 3.通"婘"。美好貌。 4.通"拳"。拳头。参见"卷石"。 5.通"拳"。忠恳貌。参见"卷卷"。

 卷quān 1.冠卷,帽缘。 2.冠梁,犹今言帽盔。 3.古邑名。战国属魏。

 卷gǔn 1.君王或上公的礼服。
"舒"字解释:舒 

 (会意兼形声。从舍,从予,予亦声。本义伸展,舒展)

 同本义 

 舒,伸也。--《说文》

 匪安匪舒。--《诗·大雅·江汉》

 舒,展也。--《广雅》

 舒勃,展也。东齐之间,凡展物谓之舒勃。--《方言亢》

 赢缩卷舒。--《淮南子·本经》。注舒,散也。”

 舒忧娱哀。--《楚辞·怀沙》

 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唐·李朝威《柳毅传》

 在那里舒头探脑价望。--《水浒传》

 把拳头舒过来。--《儒林外史》

 又如舒卷(张开或卷起);舒手(松手;伸手);舒头(伸头);舒直立(伸腰直立);舒勃(开展,展开);舒眉(展眉。快乐无忧

 舒shū

 ⒈展开,宽解,身心愉快~展。~畅。~筋活血。~坦。~适。~服。

 ⒉迟缓,从容~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