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白首为郎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白首为郎

读音(发音): bái shǒu wéi láng

详细解释(意思):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出处(典故): 《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示例: 孤臣曾趣龙墀对,~只自伤。★宋·陆游《史院书事》诗

白首为郎成语接龙

成语"白首为郎"逐字解释

"白"字解释: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首"字解释: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

 亦指怀念故乡);首身

 首shǒu

 ⒈头~饰。昂~阔步。俯~帖耳。

 ⒉头头,最大的~领。罪魁祸~。

 ⒊领导人~长。

 ⒋最先,最早,第一~先。~创。~次。~席。~当其冲。~屈一指。

 ⒌方面北~。下~。

 ⒍有罪自陈或出面告发自~。出~。

 ⒎量词。指诗词歌赋等民歌三~。唐诗三百~。

 ⒏

 ⒐

 ⒑

 ⒒

 ⒓

 ①最重要的,第一位的。

 ②首脑~要人物。

 ⒔

 ①为首的人或机关。

 ②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为"字解释:为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王风·兔爰》

 子为不知,我将不墜。--《左传·定公十二年》

 为善者,非善也,故善无以为也。--《管子·枢言》

 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管子·心术上》

 为,施也。又,成也。--《广雅》

 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世说新语·巧艺》

 为之难。--《论语》。皇疏犹行也。”

 可以为师。--《论语》

 人之为学。--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推为长。--清·徐珂《清稗类钞·战

 为(為、爲)wéi 

 ⒈做,干事在人~。敢作敢~。

 ⒉有能力,有贡献,做出成绩年轻有~。大有作~。

 ⒊看成,当作认~。以~。不足~凭。霓~衣兮风~马。

 ⒋充当,担任,治理能者~师。她~校长已三年。善~国事。

 ⒌成,变成变荒坡~花果山。

 ⒍是十两~一斤。

 ⒎被~人所耻。

 ⒏助词。〈表〉疑问、程度、范围、加强语气等何乐不~?大~不幸。广~流传。极~紧要。

 为(為、爲)wèi

 ⒈给,替~国争光。~人民服务。

 ⒉〈表〉目的~了治病救人。

 ⒊向,对且~众人言。不足~外人道。

 ⒋帮助,卫护~人作嫁(〈喻〉没有自己的好处,白给别人操劳)。~虎作伥(〈喻〉做坏人的帮凶)。
"郎"字解释:郎〈名〉

 (形声。从邑,良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邑名。在今山东金乡县境)

 古地名。春秋鲁邑 

 郎,鲁邑也。--《说文》。按,鲁有二郎。

 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是费伯的食邑

 费伯帅师城郎。--《左传·隐公元年》

 在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

 夏,城郎。--《左传·隐公九年》

 郎,古廊字。原指宫殿廷廊,置侍卫人员所在。官名 

 郎官,谓三中郎将下之属官也。--《后汉书·桓帝纪》注

 战国始置。帝王侍从官侍郎、中郎、郎中等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

 郎láng

 ⒈称呼青少年男子英俊~。少年~。

 ⒉妇女称丈夫或情人。

 ⒊旧时称别人的儿子令~。

 ⒋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货~。

 ⒌〈古〉官名侍~。员外~。~中(又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