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旷日累时

累积累∧费时日,拖延很久。

旷日累时

读音(发音): kuàng rì lěi shí

详细解释(意思):累积累∧费时日,拖延很久。

出处(典故): 宋·曾巩《为人后议》今世议者纷纷,至于旷日累时,不知所决者,盖由不考于礼,而率其私见也。”

示例:

成语"旷日累时"逐字解释

"旷"字解释: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旷,明也。--《说文》

 旷,光明也。--《玉篇》

 此人谓照旷。--《庄子·天地》

 旷若发矇。--《后汉书》

 又如旷旷(光明;明亮)

 心境开阔,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旷度(宽大的气度);旷澹(心胸豁达,不重名利);旷怀(开阔的心胸);旷逸(心胸开阔,性情超脱);旷士(胸襟开阔之士);旷如(开阔)

 空旷;开阔 

 旷兮其若谷。--《老子》十五章

 居于旷林。--《左传·昭公元年》

 率彼旷

 旷(曠)kuàng

 ⒈广大,空阔~野荒郊。空~无人。土地平~。

 ⒉明朗,开朗~若发矇(发矇使瞎子睁开眼睛)。心~神怡。

 ⒊空缺,荒废久~。~课。~工。~日持久。

 ⒋历时久远~年。

 ⒌

 ⒍
"日"字解释: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昫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

 天)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日rì

 ⒈太阳~出。~落。

 ⒉白天,跟"夜"相对夜以继~。

 ⒊天,一昼夜今~。明~。〈引〉某一天生~。纪念~。

 ⒋〈表〉一段时间夏~。昔~。来~方长。

 ⒌

 ⒍

 ⒎

 ⒏

 ①天这些~子太忙。

 ②生活~子会越来越好。

 ③指某一天今天是她过生的~子。
"累"字解释:累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畾(雷)声。本义绳索)

 同本义。也作缧” 

 累,一曰大索也。--《说文》

 两释累囚。--《左传·成公三年》

 以剑斫绝累。--《汉书·李广传》

 又如累绁(绑罪犯的绳索。引申为囚禁,牢狱);系累(系结绳索);累囚(被拘囚的人)

 指交配期的牡牛 

 累 

 重叠;接连成串 

 层台累榭,临高山些。--《楚辞·招魂》

 又如累棋(堆叠棋子);累叠(堆叠);累纸(接连许多张纸)

 拘系;捆绑 

 系累其弟子。--

 累lèi

 ⒈疲劳劳~。

 ⒉使疲劳莫~着她。

 累(纍)léi

 ⒈连缀或捆。

 ①连续成串硕果~ ~。

 ②狼狈不堪的样子~ ~若丧家之犬。

 ⒉绳索。〈引〉捆绑。

 ⒊缠绕。

 累(纍)lěi

 ⒈重叠,堆积~土为山。日积月~。

 ⒉屡次,众多~战皆捷。罪行~ ~。

 ⒊牵连~及。连~。

 ⒋

 ⒌

 累luǒ 1.裸露。
"时"字解释: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

 时(時、昬)shí

 ⒈一切物质不断运动变化或发展所经历的过程~间。~候。~光。

 ⒉时间的一段~期。~代。古~。秦~。平~。瞬~。盛极一~。

 ⒊时间单位。一天分子~、丑~、寅~等十二~辰。一天分二十四小~。

 ⒋节令,季节~令。~节。春夏秋冬四~。应~服装。

 ⒌现在的,当前的~事。~髦。

 ⒍经常,常常~常。~ ~见到。

 ⒎不经常,间或~而。有~候。~好~坏。

 ⒏规定的时间准~。按~上下班。

 ⒐不定的时间不~。随~。

 ⒑机会,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条件~机。~不可失。~不再来。

 ⒒

 ⒓

 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