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卓尔不群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卓尔不群

读音(发音): zhuó ěr bù qún

详细解释(意思):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典故): 《汉书·河间献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示例:

成语"卓尔不群"逐字解释

"卓"字解释:卓 

 (卓的古字。形声。匕形早声。匕”表示人”。本义超然独立;高明;高超)

 同本义 

 卓,高也。--《说文》

 十日卜为卓。--《续汉书·五行志》

 如有所立,卓尔。--《论语》

 鸿卓之义,发于颠沛之朝。--《论衡》

 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世说新语·容止》

 不胶者卓矣。--汉·扬雄《法言》

 又如卓荦不羁(卓越超群,不甘受拘束);卓尔独行(超越众人);卓夺(作出高明的决断);卓殊(卓越,特异);卓逸(卓越超绝)

 高远;遥远 

 卓行殊远而粮不绝。--《汉书·霍去病传》

 卓如日月。

 卓zhuó

 ⒈高,高超,不平凡~见。~识。~绝。~著。~越。~有成效。

 ⒉〈古〉远~行。

 ⒊高且直~立。~尔不群。

 卓zhuō 1.高超;超绝。 2.遥远。 3.建立;竖立。 4.停;停留。 5.谓以所执之物竖向叩击。 6.谓一物穿插在另一直立之物上。 7.桌子。今作桌﹑棹。 8.正;当。参

 见"卓午"。 9.见"卓勺"。 10.着实,确实。 11.姓。战国楚有卓滑,见《战国策.楚策四》。
"尔"字解释:尔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又如丽尔(华丽的样子)

 近。通迩”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诗·大雅》

 尔上敦黍于筵上右之。--《仪礼·少牢馈食礼》

 公降立于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仪礼·燕礼》

 名相近者相远也,实相近者相尔也。--《周礼·地官·肆长》

 士不信悫而有多知能,譬之其豺狼也,不可以身尔也。--《荀子·哀公》

 又如尔者(近来);尔语(凑向跟前说话)

 浅近 

 尔 ěr

 ①〈古〉你;你们;你的;你们的~作言造语。(《庄子·盗跖》)、以~车来。(《诗经·卫风·氓》)

 ②〈古〉这;那~夜风恬月朗。(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下》)

 ③〈古〉这样问君何能~。(陶潜《饮酒》)

 ④〈古〉近实相近者相~也。(《周礼·地官·肆长》)

 ⑤〈古〉语气词。表示肯定或'罢了'的意思明日取虞~(《公羊传·僖公二年》)、如反手~。(《荀子·非相》)

 ⑥词尾。相当于'地'、'然'卓~、率~。

 【尔曹】你们这些人。

 【尔虞我诈】互相猜疑,互相欺骗。又作尔诈我虞。

 【尔诈我虞】见【尔虞我诈】。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群"字解释:群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群,辈也。--《说文》
 
 兽三为群。--《国语·周语》
 
 或群或友。--《诗·小雅·吉日》
 
 三百维群。--《诗·小雅·无羊》
 
 大夫不掩群。--《礼记·曲礼》
 
 群疑满服,众难塞胸。--诸葛亮《后出师表》
 
 故近者聚而为群。--柳宗元《封建论》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们);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众生或万物);群儿(一群小儿。多用作轻蔑之辞);群品(万事万物;佛教指众生)。也指其他动物相聚而成的集体。又如猪群;马
 
 群(羣)qún
 
 ⒈〈古〉指羊群。泛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南沙~岛。三五成~。
 
 ⒉聚集,会合~天下之英杰。
 
 ⒊众,许多~众。~策~力。~威~胆。
 
 ⒋量词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