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按兵不举

读音(发音): àn bīng bù jǔ

详细解释(意思):犹按兵不动。

出处(典故): 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示例: 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坐观成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成语"按兵不举"逐字解释

"按"字解释:按〈动〉
 
 (形声。从手,安声。本义用手向下压或摁)
 
 同本义
 
 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说文》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项王按剑而跽曰。--《史记·项羽本记》
 
 缇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
 
 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又如按电钮;按铃;按手印
 
 控制;抑止
 
 以按徂旅。--《诗·大雅·皇矣》
 
 按强助弱。--《管子·霸言》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吕氏春秋·召类》
 
 何不按兵束甲。--《资治通鉴》
 
 若街亭有兵把守,即当按兵不行。
 
 按àn
 
 ⒈使用手指头压~电铃。~脉。
 
 ⒉止住,搁下~兵不动。这件事先~下,以后再说。
 
 ⒊依照~劳分配。~照制度办事。
 
 ⒋(也写作"案")对文章或事物加以说明、评论或考核、考证~语。编者~。有~可查。
"兵"字解释:兵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榡、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举"字解释: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拿起;提起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飞,飞起;飘动 

 举(舉、攈)jǔ

 ⒈抬起,向上托~头。~手。~枪。~案齐眉。〈引〉

 ①行动,动作~动。创~。一~成名。

 ②发起,兴办~义。~办工厂。

 ⒉提出~例。列~。

 ⒊推选,推荐推~。选~。

 ⒋全~国欢腾。~世无双。

 ⒌揭发检~。

 ⒍

 ①点火。

 ②生火做饭。

 ⒎

 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