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担惊受恐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担惊受恐

读音(发音): dān jīng shòu kǒng

详细解释(意思):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典故): 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示例: 早知道这般的~,我可也图甚么衣紫拖朱。★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

第四个字为"恐"的成语

成语"担惊受恐"逐字解释

"担"字解释:担 

 (形声。从手,詹声。本义用肩挑)

 同本义 

 儋,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说文》。字亦作擔”。

 担,负也。--《字林》

 担囊行取薪。--曹操《苦寒行》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一》

 又如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担戴(肩挑头顶)

 背负 

 承当,承担 

 吾担悲也。--清·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分担(担负一部分);担承(承担);担扶(担当;扶助);担杜(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担干系(担干纪。负责任)

 担 

 扁低挂在两头的东西

 担 dān

 ①用肩挑~水。

 ②承当;负责~任。又见dàn。

 【担搁】见【耽搁】。

 担 dàn

 ①担子,用扁担挑的一挑东西。比喻担负的任务货郎~、肩负重~。

 ②市担。重50千克。

 ③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粮。又见dān。

 担dǎn 1.击。 2.拂。

 担jiē 1.举。

 担shàn 1.假借。
"惊"字解释: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

 惊(驚)jīng

 ⒈骡、马等因受吓而发狂乱奔控制~马。〈引〉害怕,精神紧张~骇。~慌失措。~心动魄。~恐万状。

 ⒉意料以外的感觉~喜交集。倍感~奇。

 ⒊扰乱,震动~扰。~动。~天动地。

 ⒋
"受"字解释: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

 受shòu

 ⒈接纳~纳。接~。承~。不~礼物。~教育。

 ⒉遭到遭~。~伤。~寒。~湿。~累。

 ⒊忍耐忍~。~得起。

 ⒋中,适合,得益,舒服~听。~用。享~。
"恐"字解释:恐〈动〉

 (形声。从心,巩声。本义严重害怕,惊恐)

 同本义 

 恐,惧也。--《说文》

 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荀子·天伦》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

 秦王其破璧,乃辞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

 赵王恐。

 恐栗,为儿恒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舟人大恐。--宋·苏轼《石钟山记》

 魏王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恐防(担心,提防);恐虑(担心);恐灼(惊恐);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恐吓,使之害怕 

 恐kǒng

 ⒈害怕,不安~惧。~怖。惊~。有持无~。唯~干不好。

 ⒉威吓,吓唬~吓。以此~他人。

 ⒊

 ⒋

 ①慌张害怕他非常~慌。

 ②危机,使人不安粮食~慌。经济~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