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兆载永劫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兆载永劫

读音(发音): zhào zǎi yǒng jié

详细解释(意思):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出处(典故): 《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示例:

兆载永劫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兆"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永"的成语

成语"兆载永劫"逐字解释

"兆"字解释:兆 

 (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同本义 

 兆卜,灼龟拆也。--兆,古文兆卜省。--《说文》

 掌三兆卜之法。--《周礼·大卜》

 不占卦兆。--《淮南子·本经》

 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史记》

 又如兆象(占卜时龟板上显示的征象);兆文(据以卜占吉凶的龟甲裂纹);兆卦(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兆梦(占梦,圆梦)

 征兆,预兆 

 相阴阳,占祲兆。--《荀子》

 其兆既成,已在宫中。--《新唐书》

 又如兆相(预先显示的迹象);兆见(征召显现)

 人民;百姓 

 兆zhào

 ⒈数目字百万为~。〈古〉又称万亿为~。常用于〈表〉极多~民。

 ⒉〈古〉(迷信)占卜时观看烧灼龟甲形成的裂纹判断吉凶,这种裂纹就叫"兆"。

 ⒊预先显示,事情发生前的征候或迹象预~。征~∶~。瑞雪~丰年。
"载"字解释:载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又如载祀(年)

 载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又如登载(

 列(记载)

 载zǎi

 ⒈年三年五~。

 ⒉记在书报刊物上记~。登~。报~。刊~。转~。

 载zài

 ⒈装,乘坐~货。装~。此车可~六人。

 ⒉承受~重五吨。

 ⒊充满满~而归。风雪~途。

 ⒋乃,边,于是~歌~舞。~弛~驱。

 载dài 1.加在头上;用头顶着。 2.尊奉;拥戴。

 载zāi 1.筑墙长版。 2.树立。参见"载常"。

 载zī 1.耕作。
"永"字解释:永 

 (象形。小篆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样子。本义水流长)

 同本义 

 永,水长也。象水巠理之长。--《说文》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周南·汉广》。毛传永,长。”

 泛指长。兼指时间和空间 

 施于众长谓之永。--《方言一》

 不永所事。--《易·讼》

 日永星火。--《书·尧典》

 维以不永怀。--《诗·周南·卷耳》

 永矢弗谖。--《诗·卫风·考槃》

 且以永日。--《诗·唐风·山有枢》

 求永贞。--《周礼·大祝》

 永乃保之。--《仪礼·士冠礼》

 以永终誉。--《礼记·中庸

 永yǒng

 ⒈长,水流长~昼。江之~矣。

 ⒉长久,久远~久。~远。~恒。~不生锈。~志不忘。~垂不朽。
"劫"字解释:劫 

 (会意。从力,去声。本义以强力使对方欲去而不得)

 威胁;威逼 

 劫,人欲去,以力胁止,曰劫。--《说文》

 劫之以众。--《礼记·儒行》

 已珉欲以齐秦劫魏。--《战国策·秦策》

 故口可劫而使墨云。--《荀子·解蔽》

 不可劫以死生。--《淮南子·精神》

 因以劫众。--《汉书·高帝纪》

 积威所劫。--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劫杀(劫持并加以杀害);劫略(以威力胁迫于人);劫盟(以暴力逼人缔结盟约);劫质(挟持人质,借此勒索)

 抢夺;强取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

 劫(刦、刼)jié

 ⒈强夺,掠取~夺。抢~。趁(乘)火打~。

 ⒉威逼,要挟~持人质。

 ⒊灾难~难。遭~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