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动如脱兔

比喻行动敏捷。

动如脱兔

读音(发音): dòng rú tuō tù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行动敏捷。

出处(典故):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示例:

成语"动如脱兔"逐字解释

"动"字解释: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
"如"字解释: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如,从随也。--《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

 有律以如己也。--《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犬皆如人意。--《柳宗元《三戒》

 又如如命(遵从命令);如志(随顺意愿;实现志愿);如令(从令,遵令)

 好像, 如同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状貌如妇人女子。--《史记·留侯世家》

 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如皋雉(比喻男子以才华博

 如rú

 ⒈像,相似,同样~像。~此。不动~山。视死~归。~ 火~荼。~出一辙。

 ⒉依照,符合,按照~法炮制。~愿以偿。~实汇报。

 ⒊及,比得上我不~她。

 ⒋超过一年强~一年。

 ⒌到,往~京。

 ⒍假若,假使~果。假~。~不学习,那有知识。

 ⒎词尾。〈表〉情况恰~其分。空空~也。

 ⒏举例在科学上有重大贡献的人,~李四光、竺可祯、林巧稚等。

 ⒐

 ⒑

 ①符合心意称心~意。

 ②器物名。供指划或观赏用竹~意。玉~意。
"脱"字解释:脱〈动〉

 (形声。从肉,兑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脱,消肉舑也。--《说文》

 肉去骨曰脱。--《尔雅》

 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礼记·内则》

 其状若脱。--《列子·天瑞》

 筋骨尽脱矣。--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离;脱离 

 则脱然愈。--《公羊传·昭公十九年》。注疾除貌也。”

 言脱于口。--《管子·霸形》

 蠃蚌脱壳。--

 鱼不可脱于深渊。--《韩非子·喻老》

 善建不拔,善抱不脱。

 又如脱祸(摆脱祸害);脱了干系;脱凡(脱离凡俗);

 脱tuō

 ⒈离开,落掉~离。~去。~落。~掉。~粒。~皮。~节。~身。~逃。

 ⒉遗漏~误。这儿~了两个字。

 ⒊取下,去掉~帽。~去外衣。

 ⒋说出,冒出~口而出。~颖而出。

 ⒌

 脱tuì 1.见"脱脱"。 2.同"蜕"。
"兔"字解释: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

 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论衡·奇怪》

 肃肃兔羋。--《诗·召南·兔置》

 兔曰明视。--《礼记·曲礼》

 兔走触株。--《韩非子·五蠹》

 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

 雄兔脚扑朔。--《乐府诗集·木兰诗》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头部略像鼠,耳大,上唇中间分裂,尾短而向上翘,前肢比后肢短。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如兔走乌飞(玉兔走,金乌飞。指日月的消长);兔角(

 兔(兎)tù兔子(兔儿),哺乳动物。耳长,尾巴短,上唇中间分裂,后肢较长,善跳跃,跑得快。肉可吃,毛供纺织,毛皮可做衣物养~致富。

 兔chān 1.辰星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