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修桥补路

读音(发音): xiū qiáo bǔ lù

详细解释(意思):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处(典故):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示例:

第二个字为"桥"的成语

成语"修桥补路"逐字解释

"修"字解释:修 

 (形声。从彡,攸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辪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修娖(整理

 修(脩)xiū

 ⒈装饰,使完善或恢复完善~饰。~理。~道路。~汽车。

 ⒉整治,建筑~治。~建。~守战之具。重~岳阳楼。

 ⒊学习,钻研自~。进~。

 ⒋著作,撰写~史。~订。~书(又指写信)。

 ⒌高,长~短合度(度标准)。茂林~竹。

 ⒍善,美好~态。

 修yǒu 1.古代酒器。

 修dí 1.洗濯。

 修tiáo 1.纲目。 2.古县名『置,属冀州信都国,《汉书.地理志下》"修,莽曰修治。"颜师古注"修,音条。"
"桥"字解释: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说文》

 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史记·秦本纪》

 洛水桥边春日斜。--刘禹锡《浪淘沙》

 长桥卧波。--唐·杜牧《阿房宫赋》

 桥边红药。--宋·姜夔《扬州慢》

 桥边一带。--《广东军务记》

 又如桥阁(傍山架木为路。即栈道,阁道);桥津(桥头。津,水边渡口)

 器物上的横杆 

 奉席如桥衡。--《礼记·曲礼》。注井上桔槔。”

 又如鞍桥

 木名 

 桥 

 架桥,修桥

 桥(橋)qiáo架在水道上或空中利于通行的建筑物索~。天~。黄河大~。长江大~。立体交叉~。

 桥jiāo 1.桔槔。井上汲水工具。或指桔槔上的衡木。 2.通"憍"。骄傲。参见"桥泄"。

 桥jiǎo 1.山行用具。《史记·河渠书》"﹝禹﹞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裴髎集解引徐广曰"桥,近遥反。一作'檋'。檋,直辕车也。"一说即轿。 2.

 通"矫"。矫正。 3.通"矫"。伪,虚假。参见"桥言"。 4.通"挢"。翘起;伸出。 5.劲疾。
"补"字解释:补 

 (形声。从衣,甫声。本义补衣服)

 同本义 

 补,完衣也。--《说文》

 田赞衣补衣。--《吕氏春秋·顺说》

 补褐防寒岁。--唐·白居易《村居卧病》

 又如补衣;补袜;补衬(打补丁,衬里子);补衣(打过补丁的衣服)

 修补;整修破旧的东西 

 牵萝补茅屋。--唐·杜甫《佳人》

 又如修桥补路;补天济世(修补天道,救济世人);补天(传说古代之时,苍天西北角有破缺之处,于是女娲氏炼石以补苍天,使无缺损;比喻挽回时运)

 补充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又如填补(补足空缺或缺欠);

 补 bǔ

 ①添上材料,修复破损的东西~衣服。

 ②补充;补足;填补(缺额)~给、~差。

 ③补养滋~。

 ④利益;用处于事无~。

 【补白】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

 【补偿贸易】买方不用现款支付,而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专等费用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常用的形式有(1)返销。即直接以进口的技术设备所制造的产品偿付;(2

 )互购。在进口的技术设备不生产有形产品时,即以双方商定的其他商品或劳务偿付。

 【补集】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这些集合常常是某一个给定的集合的子集,这个给定的集合叫全集。用符号i表示。

 【补角】两角的和是平角,那么其中的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即a+b=180°,a和b互为补角。

 【补苴罅漏】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缺漏。苴用草铺垫鞋底。罅孔隙。

 【补偏救弊】补救偏差疏漏,纠正缺点错误。

 【补体】人和动物新鲜血清中的一组球蛋白。单独不作用于抗体或抗原,被抗体抗原复合物等激活后,有促进吞噬、加强炎症反应作用,可扩大机体的免疫应答。

 【补叙】叙述方法之一。在叙述过程中对有关情况、事物作简要的、片断性的解释或说明,对原来的叙述起着补充、丰富的作用。

 【补遗】

 ①(作者)对书籍的遗漏之处进行增补。

 ②(后人)对前人著作的疏漏加以补充。

 【补益】

 ①益处。

 ②产生益处。

 【补语】谓语后面或其它动词形容词性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表示动作的情况、结果、数量、性状的程度等。常作补语的是形容词和副词。如'来得快'中的'快'。

 【补缀】修补(多指衣物)。
"路"字解释:路〈名〉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路,道也。--《说文》

 路,途也。--《尔雅》

 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遵彼大路兮。--《诗·郑风·遵大路》

 艮为径路。--《易·说卦》

 遂迷,不复得路。--陶潜《桃花源记》

 又如路奠(出殡时,亲友在灵柩经过的路上设供桌祭奠);路赆(友人相赠的路费);路引(行路的通行凭证);路歧(路歧人。宋元时对沿街卖艺人的俗称;贫贱的

 路lù

 ⒈道,来往的通道~途。~径。道~。铁~。〈引〉路程八千里~。

 ⒉方向,条理,途径出~。思~。活~。忠谏之~。

 ⒊方面,地区几~进攻。东~货物。

 ⒋种类头~货。大~货。三~货。

 ⒌〈古〉车筚~(柴车)。

 ⒍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称。宋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现代的"地区"。

 路luò 1.通"落"。以绳周绕。 2.通"乐"。 3.见"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