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含冤受屈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负屈”。

含冤受屈

读音(发音): hán yuān shòu qū

详细解释(意思):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负屈”。

出处(典故): 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示例:

成语"含冤受屈"逐字解释

"含"字解释:含〈动〉

 (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同本义 

 含,嗛也。--《说文》

 含,口也,合口亭之也。衔亦然也。--《释名·释饮食》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庄子·马蹄》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庄子·外物》

 含杜若,握玉环。--《韩非子·内储说下》

 吾但当含饴弄孙。--《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

 口如含朱丹。--《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儿含乳啼。--《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含乳啼声。

 又如含哺(口衔食物);含殓(含口;含口垫背。死人入殓时,把珍珠等物放在死人嘴里,叫含口”。把金钱

 含hán

 ⒈嘴里放着东西,不咽下去,也不吐出来~水漱口。~服药片。〈引〉藏在眼眶里饱~着泪。

 ⒉带着,心里怀着~笑点头。~羞掩面。~怒日久。

 ⒊包藏,里面存有包~。内~奶粉100克。

 ⒋

 ①不清楚,不明确话说得~ ~糊糊。

 ②马虎,不认真这件事我们可不能~糊。

 ③胆怯,懦弱比赛分胜负,我们绝不~糊。

 ⒌

 含hàn 1.古代放在死者口中的珠﹑玉﹑米﹑贝等物。 2.指把琱放入死者口中。
"冤"字解释:冤 

 (会意。从兔,从冖。冖”表示覆盖。兔子被覆盖住了,卷曲不能伸。或从冖,表示在房屋内。本义屈缩;不舒展)

 同本义 

 冤,屈也。从兔,在冂下不得走,益屈折也。--《说文》

 冤,曲也。--《广雅》

 冤颈折翼,庸得往兮!--《汉书·息夫躬传》。颜师古注冤,屈也”

 如冤曲(弯曲);冤伏(屈伏);冤延(宛延。长曲的样子)

 上当;不合算 

 

 冤 〈名〉

 枉曲,冤屈 

 哀枯杨之冤雏兮。--《楚辞·离世》。注冤,烦冤也。”

 我今日负屈衔

 冤(寃)yuān

 ⒈受屈,屈枉~屈。~枉。沉~莫白(莫白无法申辩)。

 ⒉上当,吃亏花了~钱。

 ⒊欺骗他在~人。 

 ⒋仇恨~家。~仇。结~。
"受"字解释: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

 受shòu

 ⒈接纳~纳。接~。承~。不~礼物。~教育。

 ⒉遭到遭~。~伤。~寒。~湿。~累。

 ⒊忍耐忍~。~得起。

 ⒋中,适合,得益,舒服~听。~用。享~。
"屈"字解释:屈〈动〉

 (形声。从尸,出声。尸,古文字中是假卧着的人形。本义弯曲)

 同本义 

 屈,拗曲。--《广韵》

 凡曲而不伸者皆曰屈。--《正字通》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易·系辞》

 猬缩蠖屈。--马中锡《中山狼传》

 不可屈伸。--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安能屈豪杰。--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屈膝叩首。--清·方苞《狱中杂记》

 不当屈。--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屈指询算(迷信指用手指占算);屈律(弯曲的样子);屈卮(有弯曲把手的酒杯);屈申(屈伸。屈曲和伸展);诎屈(曲折;弯曲);屈伸(屈曲);屈屈(弯弯曲曲);屈蠖(曲身

 屈qū

 ⒈弯曲,跟伸相对~膝。~指可数。

 ⒉低头,妥协,服输,顺从~服。~从。不~不挠。

 ⒊冤枉,使人不痛快冤~。委~。受~。

 ⒋理亏理~词穷。

 ⒌

 屈jué 1.短。 2.竭尽,穷尽。 3.见"屈奇。" 4.通"倔"。参见"屈强"。 5.通"崛"。参见"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