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白旄黄钺

读音(发音): bái máo huáng yuè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出处(典故): 《尚书·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示例: 某十八岁同父起义,~,平定两京。★明·无名氏《智降秦叔宝》第一折

白旄黄钺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旄"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钺"的成语

成语"白旄黄钺"逐字解释

"白"字解释: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同本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旄"字解释:旄 

 同本义 

 旄,幢也。--《说文》。本用妈犛牛尾,注于旗之竿首,故曰旄◇又用羽,或兼用氂与羽焉。

 右秉白旄。--《书·牧誓》

 建彼旄矣。--《诗·小雅·出车》

 见羽旄之美。--《孟子》

 总光耀之采旄。--《史记·司马相如传》

 乐师有旄舞。--《周礼·旄人》

 上将拥旄西出征。--岑参《轮台歌》

 又如旄钺(本为旗帜和兵器。代指军权);旄麾(即旌麾。帅旗);旄象(饰以象牙的旌旗)

 牦牛尾 

 羽旄齿革。--《国语·晋语》

 又如旄羽(牦牛尾和雉羽);旄狄(即旄羽)

 旄máo

 ⒈〈古〉用牦牛尾做装饰的旗帜。泛指大旗拥~出征。

 ⒉牦牛尾~羽。

 旄mào 1.年老。 2.眼睛昏花。 3.昏乱。
"黄"字解释:黄〈形〉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騰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

 黄huáng

 ⒈像油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金~。~金。菜花~。

 ①黄的颜色。

 ②腐朽堕落的收缴及焚烧~色书刊。

 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此事~不了。

 ⒊指黄河引~工程。

 ⒋

 ①菊花。

 ②黄花菜,又名"金针菜"。

 ⒌

 ⒍

 ①地下的泉水。

 ②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者所谓的"阴间"。

 ⒎黄山,在安徽省~山天下绝。

 ⒏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简称。
"钺"字解释:钺 

 (戉,形声。本义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同本义 

 戉,大斧也。--《说文》

 王左杖黄戉。--《书·牧誓》。传引《六韬》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戉,经传皆以铖为之。”

 钺,车銮声也。--《说文》。伟借为戉。

 一人冕执钺。--《书·顾命》

 授铖四七。--张衡《东京赋》

 斧钺汤镬。--《汉书·李广苏建传》

 碧汉中百十队翔鸾振羽,黄旌白钺。--《梼杌闲评--明珠缘》

 又如钺钺(车铃声。也作哕哕”);钺斧(圆刃大斧);钺下(书笺开头表示尊敬的套语。在主管将帅的指挥之下)

 星名。钺星,即天

 钺(戉)yuè〈古〉兵器,像斧但较大,圆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