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扬清厉俗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扬清厉俗

读音(发音): yáng qīng lì sú

详细解释(意思):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扬清厉俗"逐字解释

"扬"字解释:扬 

 (形声。从手,?
 同本义 

 扬,飞举也。--《说文》

 扬,举也。--《小尔雅》

 杜篑洗而扬觯。--《礼记·檀弓》

 盥洗扬斛。--《礼记·乡饮酒义》

 南扬弓。--《仪礼·乡射礼》

 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扬鞭语曰。--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大风扬积雪。--清·姚鼐《登泰山记》

 扬帆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

 扬(損、敭)yáng

 ⒈举起,高举~起。~鞭。~帆。

 ⒉称颂赞~。颂~。表~。

 ⒊振作士气不~。

 ⒋显示~兵耀武。

 ⒌容貌出众其貌不~。

 ⒍飘动,翻腾飞~。风~电激。

 ⒎播散,传播~场。~声。宣~。

 ⒏船慢行的样子舟遥遥以轻~(轻~轻轻飘荡)。

 ⒐

 ⒑
"清"字解释:清〈形〉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沧浪之水清兮。--《孟子》

 河水清且涟猗。--《诗·魏风·伐檀》

 举身赴清池。--《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临清流而赋诗。--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发之欲其清。--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水尤清冽。--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又如清直(河水清澈顺流貌);清波(清澈的水流);清泚(清清的河水);清涟(清澈的细水波);清活活(水清澈而流动貌);清照(清澈明亮);清悠悠(清澈明亮貌);清深(水色清澈);

 清酤(清圣

 清qīng

 ⒈明晰,纯洁透明,跟"浊"相对~楚。~晰。~水。~爽。天朗气~。

 ⒉干净,洁净~洁。

 ⒊安静,寂静~静。冷~。

 ⒋太平澹然四海~。

 ⒌不混杂,不混乱划~界限。分~是非。

 ⒍单纯,不杂~白。~唱。~炒。

 ⒎彻底查点~查。~理。~点。~仓。

 ⒏除尽,除去不纯,整顿组织~除。~洗。~党。

 ⒐公正廉明~廉。~官。

 ⒑朝代名。清朝,公元1644-1911年。1616年建国为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建都北京。第一代君主是爱新觉罗·福临。

 清qìng 1.凉,寒。
"厉"字解释:厉 

 (是砺”的本字。从厂,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同本义 

 段注旱石者,刚于柔石者也。字亦作厲、作祕。”朱骏声曰精者曰厎,粗者曰厉『书地理志,述禹贡砥厉砮丹;诗公刘,取厉取锻,礼内则,刀砺;西山经,苕水其中多砥厉;

 中山经,阴山多砺石。”

 涉渭为乱,取厉取锻。--《诗·大雅》。陆德明《经典释文》厉,本又作砺。”

 祸患;危险 

 降此大厉。--《诗·大雅·瞻卬》

 又如厉阶(祸端)

 恶鬼 

 晋侯梦大厉。--《左传·成公十年》

 疠,瘟疫,传染病 

 盗贼

 厉(厲)lì

 ⒈"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若~。〈引〉磨,磨练~兵秣马。以~其气。

 ⒉严,严肃严~。声色俱~。

 ⒊严格,切实~行节约。

 ⒋勉励以~三军。

 ⒌很,凶猛,猛烈~害。雷~风行。

 ⒍祸患,桅降此大~

 厉lài 1.生癞疮;癞疮。 2.指生癞病的人。
"俗"字解释:俗 

 (形声。从人,谷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俗,习也。--《说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礼·大司徒》

 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论》

 俗主亏情。--《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荀子·乐论》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风俗(风,指一时普遍流行的风气;俗,指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习

 俗sú

 ⒈风俗土~。移风易~。

 ⒉民间的,习见的,大众化的~语。通~易懂。

 ⒊低级趣味的,令人讨厌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区别于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