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打虎牢龙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打虎牢龙

读音(发音): dǎ hǔ láo lóng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三个字为"牢"的成语

成语"打虎牢龙"逐字解释

"打"字解释:打 

 (形声。从手,丁声。本义击)

 同本义 

 打,击也。--《说文新附》

 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又如用棍打狗;打拍(敲击);打火刀(用来敲打火石的刀形铁片)

 殴打;斗殴。亦指武术表演或戏剧中的武打 

 攻打;进攻 

 射击 

 攻讦 

 发出 

 猜,猜谜
"虎"字解释:虎〈名〉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同本义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凡伤害物

 虎hǔ

 ⒈通称老虎。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间杂。性凶猛,捕食其它的兽,有时伤人。它是受保护的珍稀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⒉〈喻〉勇猛,威武~将。

 ⒊同"唬"。

 ⒋

 ⒌

 ①〈喻〉危险的境地~口余生。

 ②手上拇指与食指相交的部位。
"牢"字解释:牢〈名〉

 (象形指事。据甲骨文,里面是个牛”字,外面象养牛的圈。泛指一般养性畜的栏圈。本义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

 同本义 

 牢,闲养牛马圈也。--《说文》。按,牛羊豕之闲曰牢。

 执豕于牢。--《诗·大雅·公刘》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祀五帝则系于牢。--《周礼·充人》

 长幼群聚,而为牢藉。--《列子·仲尼》

 元端以临牢筴。--《庄子·达生》

 又如牢栈(圈养牲畜的栅栏);牢筴(猪圈);牢藉(猪圈)

 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 

 天子社稷皆太牢,诸

 牢láo

 ⒈饲养牲畜的栏圈亡羊补~(〈喻〉事后及时补救)。

 ⒉〈古〉作祭品用的牛羊猪太~(牛羊猪齐全)。少~(只有羊猪)。

 ⒊监禁犯人的地方监~。坐过~。

 ⒋坚固,永久~固。~记。~靠。~不可破。

 ⒌

 ⒍

 牢lóu 1.削减。

 牢lào 1.搜刮,索取。
"龙"字解释: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 

 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

 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

 飞龙在天。--《易·乾》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

 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孔子家语·执辔》

 叶公子高好龙。--刘向《新序·叶公好龙》

 又如龙工(像龙一样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龙功”);龙公(指龙王,龙

 龙(龍)lóng

 ⒈〈古〉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还能兴云降雨飞~乘云。叶公好~。

 ⒉〈古〉生物学上指一些早已绝灭的巨大爬行动物恐~。翼手~。

 ⒊封建时代象征帝王或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袍。

 ⒋

 ⒌

 龙máng 1.通"尨"。杂色,色斑驳。 2.通"?"。参见"龙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