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痛下针砭

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痛下针砭

读音(发音): tòng xià zhēn biān

详细解释(意思):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

出处(典故): 《清史稿·艺术传·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示例:

痛下针砭成语接龙

第三个字为"针"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砭"的成语

成语"痛下针砭"逐字解释

"痛"字解释: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

 痒)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

 痛tòng

 ⒈疼疼~。牙~。病~。

 ⒉悲伤,苦恼难受悲~。~苦。~心。

 ⒊极,尽情,深切地,彻底地~恨。~饮。~切。~改前非。

 ⒋

 ①高兴,心情舒畅有说有笑,真~快。~ ~快快地工作。

 ②尽兴这场球打得够~快。

 ③爽快,直率有话就~ ~快快地说。
"下"字解释: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下,底也。--《说文》

 在南山之下。--《诗·召南·殷其靬》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豳风·七月》

 下声肆。--《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

 君臣上下。--《礼记·曲礼》

 阴山下。--《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放之山下。--唐·柳宗元《三戒》

 愬至城下。--《资治通鉴·唐纪》

 奔倚其下。--《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下元(道教指水中或水府);下溜头(下流头。江河下

 下xià

 ⒈位置在低处,跟"上"相对~部。~面的。在楼~。〈引〉

 ①时间、次序在后~午。~周。~页。~册。

 ②级别低的~级。谦词~情。在~。正中~怀。

 ③等级低,质量差~等品。这算~策。

 ⒉低,跟"高"相对,由高到低分个高~。~楼梯。~山坡。〈引〉

 ①投入,进入~矿井。~油锅。

 ②去,往~乡。~车间。~基层。

 ③结束,离开~课了。已~班。

 ④投送,颁布~挑战书。~命令。

 ⑤降落~小雨。~大雪。

 ⑥向下面的~达文件。~放权力。

 ⒊攻破,攻克攻~碉堡。已~数城。

 ⒋方面,方位两~商议。四~观望。

 ⒌让,退相持不~。

 ⒍减除,卸掉减~。除~。~妆。卸~货物。

 ⒎在名词后。

 ①〈表〉在里面水~。头发~。意~如何?

 ②〈表〉某个时节时~。而今眼目~。

 ⒏在动词后。

 ①〈表〉动作的趋向、继续停~来。说~去。

 ②〈表〉关系教导~。关怀~。哺育(之)~。

 ③〈表〉完成,结果准备~资料。打~了扎实的基础。

 ⒐作出~决心。~结论。

 ⒑用,使用~功夫。对症~药。

 ⒒处所,范围乡~。手~。

 ⒓动物产卵或产仔鸭~蛋。猪~崽了。

 ⒔少于不~五十人。

 ⒕量词。指动作的次数打三~。挥动几~。

 ⒖

 ①人或物的去处、着落有了~落。

 ②下降正在~落。

 ⒗

 ①江河的下游。

 ②旧时指卑下的地位或工作。

 ③卑鄙龌龊~流无耻。

 ⒘

 ①人的结局(多含贬义)贪官的~场--死刑。

 ②演员或运动员等退场。

 ③旧指到考场应考。

 ⒙

 下jià 1.见"下借"。
"针"字解释:针 

 (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鎝”(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同本义 

 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鎝,所以缝也。--《说文》。字亦作针。

 挫鎝治纓,足以糊口。--《庄子·人间世》

 若当针,不过一二处。--《三国志·华陀传》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陈叔宝《七夕宴玄圃诗》

 又如针头线脑(做针线活的零碎物件);针巧(针线的工夫精巧);针缕(即针线”。也作鎝缕”、鎝镂”);针关(针孔);针颖(针尖);针头(针尖。借指绣针);针锋(针尖);针

 帖(插针用的线板);针虱(针马虱。

 针(鎝)zhēn

 ⒈缝、补衣物时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缝~。穿~引线。

 ⒉形状像针的东西松~。大头~。金~菜。钟表上的时~、分~、秒~。

 ⒊用于医疗的有关针的器具、药品等~头。银~。扎~。打~。防疫~。~剂。~灸疗法。~刺麻醉。

 ⒋

 针qián 1.钳取,夹取。 2.约束。参见"针口结舌"。 3.姓。春秋时鲁有大夫针季。见《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砭"字解释:砭 

 (形声。从石,乏声。本义治病刺穴的石针)

 同本义 

 砭,以石刺病也。--《说文》

 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素问·异法方宜论》

 又如砭割(用石针治病。比喻忍痛除恶)

 

 

 他们这时正走在一道砭上,上头是山崖,下边是石岩,光秃秃的没一点遮拦。--柳青《铜墙铁壁》

 砭 

 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用金属针以治病,也称砭” 

 风上逆,砭头血可愈。--《新唐书·则天武皇后传》

 又如砭磨(用石针

 砭 biān

 ①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

 ②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引申为'刺'寒风~骨、针~时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