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https://chengyu.ziliaodaquan.com/image/logo.png)
痛心伤臆
形容悲痛到极点。
痛心伤臆
读音(发音): tòng xīn shāng yì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典故): 《后汉书·李固传》积敝之后,易致中兴,诚当沛然思惟善道;而论者犹云,方今之事,复同于前。臣伏从山草,痛心伤臆。”
示例: 无
痛心伤臆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臆"的成语
成语"痛心伤臆"逐字解释
"痛"字解释:痛 (形声。从疒,甬声。疒,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 痒)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 痛tòng ⒈疼疼~。牙~。病~。 ⒉悲伤,苦恼难受悲~。~苦。~心。 ⒊极,尽情,深切地,彻底地~恨。~饮。~切。~改前非。 ⒋ ①高兴,心情舒畅有说有笑,真~快。~ ~快快地工作。 ②尽兴这场球打得够~快。 ③爽快,直率有话就~ ~快快地说。
"心"字解释: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靋,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胕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 心xīn ⒈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脏器~脏。 ⒉习惯上将思想的器官和思念、感情等都说成"心"~思。~情。~得。热~。谈~。开~(欢乐)。用~学习。一~一意。无贪财之~。 ⒊中央,居中的中~∷~∮~。圆~。 ⒋星宿名,也叫"商"。二十八宿之一。 ⒌ ⒍ ⒎ ⒏ ①气量,胸襟。 ②志向,抱负。 ⒐ ①感觉、情绪、思维等活动的总称。 ②人的想法、内心活动情况他的~理状态好吗? ⒑ ①出自内心的,真心实意~腹话。 ②〈喻〉要害,严重~腹之患。 ③〈喻〉亲信的人这人是他的~腹。 ⒒ ⒓ ⒔ ①做了坏事或错事常常惊怕做贼~虚。 ②气馁,缺乏自信。
"伤"字解释:伤 (形声。从人。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伤,创也。--《说文》 命理瞻伤。--《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 以杙抉其伤。--《左传·襄公十七年》 无面伤。--《左传·哀公元年》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庄子·徐无鬼》 唂其叶,则口烂而受伤。--《庄子·人间世》 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荀子·正论》 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清·方苞《狱中杂记》 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 伤(傷)shāng ⒈受到损害、损坏受~。枪~。重~。 ⒉损害,妨碍~害。损~。~点皮肉。无~大局。 ⒊遭受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风。~暑。 ⒋悲哀~心。悲~。 ⒌使用过度以致厌烦这种菜吃~了。 ⒍得罪,诋毁有意中~。出口~人。 ⒎ ①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②中医学上泛指各种热病或风寒引起的疾病。
"臆"字解释:臆 (形声。从肉,意声。又作胑”。本义胸骨) 同本义 臆,胸骨也。--《说文》 胸部 气交愤于胸臆。--王粲《登楼赋》 臆,匈也。--《广雅》 仪遗忏以臆对。--《汉书·序传上》 丹臆兰臆。--潘岳《射雉赋》 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唐·王建《水夫谣》 又如抚臆论心 臆 通意”。意料;推测 乃知天下之事,不可尽知,而以臆断之,不可任也。--《抱朴子》 请对以臆。--《史记·贾谊传》 然而子长少臆中之说。--《论衡·案书》 又如臆辨(只凭推测来辨别) 臆 < 臆(胑)yì ⒈胸抚~扪心。 ⒉主观想象和揣测~说。~测。~造。~断。 臆yǐ 1.梅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