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倒悬之急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倒悬之急

读音(发音): dào xuán zhī jí

详细解释(意思):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典故):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后汉书·臧洪传》北鄙将若倒悬之急。”

示例: 盗贼蜂起,奸雄鹰扬,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成语"倒悬之急"逐字解释

"倒"字解释:倒 

 (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同本义 

 对此欲倒东南倾。--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又如倒头(躺下睡觉;死亡);倒路(亦路倒。死在路上);倒卓(倒栽);倒断(山倒锁断);倒指(屈指,屈指计算);倒路死(诅咒人死在路上);倒床(卧倒在床上)

 失败,败落

 于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三国志·曹爽传》

 又如倒灶(倒霉);倒扁儿(向人挪借钱财或货以应急需);倒满(倒霉;晦气)

 导致法律上的破产 

 移动;替换 

 倒 dǎo

 ①(人或竖立的东西)横躺下来摔~、~塌。

 ②(事业)失败~闭。

 ③(歌唱演员的嗓子)变低或变哑~嗓。

 ④转移;转换~手、~车。又见dào。

 【倒戈】在战争中投向对方并反过来打自己人。

 【倒海翻江】见【翻江倒海】。

 【倒卖】以投机倒把的手段买进卖出。

 【倒霉】

 【倒楣】遇事不顺,运气不好。

 【倒爷】以非法转手倒卖为职业的人员,特别指无照经营和投机倒把者。

 【倒运】

 ①倒霉。

 ②把甲地货物运到乙地出卖,再把乙地货物运到甲地出卖。

 倒 dào

 ①上下或前后颠倒画框挂~了、~叙。

 ②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茶。

 ②向相反的方向行动~车、~行逆施。

 ②反而;却心~挺细的。又见dǎo。

 【倒持泰阿】倒拿着宝剑,把剑柄交给别人。比喻轻率地授权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泰阿宝剑名。

 【倒打一耙】明明是自己应受到对方的指贵批评,却去指责批评对方。

 【倒勾球】足球运动技术。向天仰倒,同时摆腿向自己头后方向踢球。可用于拦截或射门等。

 【倒果为因】颠倒因果关系,把结果当成原因。

 【倒嚼】见【反刍】。

 【倒数】若数a不为零,称1/a为数a的倒数。一个数与它的倒数之积为1。

 【倒行逆施】所作所为完全违背社会正义和时代进步的方向。

 【倒叙】叙述方法之一。把事物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论断提到文章的开头叙述、然后再按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作用是突出主题、制造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增强艺术效果。

 【倒悬】头朝下脚朝上地倒挂着。比喻民众处境非常痛苦、危急。

 【倒栽葱】头朝下摔倒在地。

 【倒置】违反事物应有的安排或顺序本末~。

 【倒装】修辞方法之一。有意地变换语句的正常顺序,将有关的成分前移或后置,以达到活跃文气、增强色彩、谐调音节的作用。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悬"字解释: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叵幅悬之。--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倒悬之。--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

 牵挂;挂念 

 凭空设想;揣测 

 悬(懸)xuán

 ⒈吊,挂~挂。~灯。~梁刺股。

 ⒉挂念,惦记,关切的心情~念。

 ⒊无着落,没结果~案。~而未决。

 ⒋无依据,凭空揣度~断。~揣。

 ⒌距离远~隔。~殊。

 ⒍

 ⒎

 ⒏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急"字解释: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急亲戚(最接近的亲戚);急持(紧紧抱持);急窄(犹紧缩);急装(扎缚紧凑的装束);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急躁,着急 

 曰急。--《书·洪范》。郑注急促自用也。”

 急缮其怒。--《礼记·曲礼》

 国无六年之蓄曰急。--《礼记·王制》

 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韩非子·观行》

 又如急吼吼(性急慌忙的样子);急撮(因受人摆弄而急躁);急屎狗(性急

 急jí

 ⒈迫切,紧要~迫。~事。紧~。当务之~。〈引〉严重告~。救~。病危~。

 ⒉焦躁~躁。焦~。着~。真~死人,还不来。〈引〉气恼,不能忍耐而发怒把他惹~了。

 ⒊匆促,快猛~于求成。~ ~忙忙。〈引〉迅速突发~病。~行军。

 ⒋为大众或别人快速排难,赶快救助~公好义。~人之难。

 ⒌紧,紧缩桃性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