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彫虫篆刻

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以之喻词章小技。

彫虫篆刻

读音(发音): diāo chóng zhuàn kè

详细解释(意思):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以之喻词章小技。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一个字为"彫"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篆"的成语

成语"彫虫篆刻"逐字解释

"彫"字解释:
"虫"字解释:虫 

 (会意『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琯穓即虺,是一种毒蛇◇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

 虫 chóng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动物。

 【虫草】子囊菌纲菌丝冬天侵入一些鳞翅目昆虫幼虫体内,使虫体变成充满菌丝的僵壳。夏季虫体长出具柄的棒形子座,故名。生于高山草原。能补肺益肾。又叫冬虫夏草。

 【虫媒花】〈生〉依靠昆虫传送花粉的花。其特征是花大,色鲜;有蜜腺和香味;花粉较大,外壁有突起或粘质;有集中成簇的花序。

 【虫瘿】〈生〉植物的幼枝嫩叶组织受昆虫刺伤及分泌物刺激,细胞加速分裂而长成的囊肿状构造。我国盛产的五倍子就是由一种蚜虫在盐肤木上形成的虫瘿。

 【虫豸】虫子。

 虫(蟲)chóng虫子,昆虫的通称。泛指动物大~(老虎)。二~(鸟和鼷鼠)之无知。〈喻〉坏人扫除一切害人~。

 虫huǐ 1.毒蛇名◇写作"虺"。

 虫tóng 1.见"虫虫"。
"篆"字解释:篆 

 (形声。从竹,彖声。从竹,与简册有关。本义即篆书『字的一种书体,通常包括大篆、小篆,一般指小篆)

 同本义 

 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说文》。故史籀所作为大篆,李斯所作为小篆,又有以摹印者为缪篆。其实许君所云八体,唐元度所云十体,下至韦绩所云五十六种云,梦

 英所云十八种书,皆得之篆也。

 鸟书篆素。--左思《吴都赋》。注篆书于素也。”

 用篆章一。--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篆炉(有篆字形图案的香炉);篆体(篆字的书体『字书体的一种);篆虫(篆书);篆题(用篆书所写的字);篆隶(篆书和

 篆zhuàn

 ⒈汉字的一种字体~字,有大~和小~两种。

 ⒉印章。印章多用篆字,旧时借指官印接~(接印,官员接任)。摄~(暂代官职)。

 ⒊书写或雕刻篆字~额。~刻。
"刻"字解释:刻〈动〉

 (形声。从刀,亥声。本义雕刻,在木头上雕刻)

 同本义 

 刻,镂也。--《说文》

 金谓之镂,木谓之刻。--《尔雅·释器》

 器不刻镂。--《礼记·哀公问》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又

 刻桓宫桷。

 泛指在各种材料上的雕刻

 用胶泥刻字,旋刻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是日观道中石刻,其远方刻尽漫失。--清·姚鼐《登泰山记》

 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刻图章;刻刀(雕刻所用的刀具);刻木(在木质器物上雕刻);刻饰(雕刻装

 刻kè

 ⒈雕,刀子挖,铁笔划雕~。刀~。~蜡纸。

 ⒉苛求,虐待,不厚道尖酸~薄≤苛~。他待人太~。

 ⒊时间单位。十五分钟为一~。

 ⒋时候此~。片~。

 ⒌

 ⒍刻苦]

 ①不怕难,吃得苦~苦学习。

 ②俭朴他生活很~苦。

 ⒎

 ⒏通"剋"。约定或限定(时间)~日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