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炊臼之戚

比喻丧妻。

炊臼之戚

读音(发音): chuī jiù zhī qī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丧妻。

出处(典故):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

示例: 令兄太守公行,不及躬送,闻有~。★明·李东阳《与顾天锡书》

炊臼之戚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臼"的成语

成语"炊臼之戚"逐字解释

"炊"字解释:炊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同本义 

 析骸而炊之。--《公羊传》

 一人炊之。--《汉书·枚乘传》

 先炊之属。--《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又如炊米(煮饭);炊人(厨子);炊妇(煮饭的妇人);吹家子(古代军中掌管炊事的人);吹沙成饭(比喻徒劳无功)

 烧火 

 炊 chuī升火做饭~具、~烟。

 炊chuī烧火做饭菜~具。~事员。
"臼"字解释:臼 

 (象形。小篆字形,象舂米器具形,中间的四点表示有米。本义中部下凹的舂米器具)

 同本义 

 臼,舂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说文》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易·系辞下》

 择满臼,舂之而不碎。--贾思勰《齐民要术》

 又如臼杵(臼与杵);臼塘(凿成船形的木臼,别称臼塘);臼中无釜(比喻妻子亡故)

 又指用以形容臼状物

 臼 

 用臼舂米 

 织纺井臼。(臼,用如动词舂米。)--清·周容《芋老人传》

 臼 

 形如臼的 

 臼jiù

 ⒈旧时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凿成石~。

 ⒉形状像臼的~齿。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戚"字解释:戚〈名〉

 (形声。从戉,尗声。斧子。本义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同本义。亦用为舞具 

 戚,戉也。--《说文》

 干戈戚扬。--《诗·大雅·公刘》

 朱干玉戚。--《礼记·明堂位》

 执干戚舞。--《韩非子·五蠹》

 又如戚扬(斧钺)

 亲属,亲戚 

 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吕氏春秋》

 又如;戚好(亲戚友好);戚里(戚畹。帝王外戚所居住的地方);戚属(母及妻的亲属);戚爱(亲属和宠爱的人);戚家(贵戚之家;亲戚家);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戚宠(外戚亲

 贵)

 姓

 戚 〈形〉

 忧愁;悲伤。通慽”、慼” 

 戚(

 ⒉慼)qī

 ⒈亲,亲属贵~。亲~。外~。

 ⒉忧愁,悲伤哀~。惨~。休~相关。

 ⒊斧,〈古〉一种兵器。

 戚cù 1.速疾。参见"戚速"。 2.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