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修饰边幅

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修饰边幅

读音(发音): xiū shì biān fú

详细解释(意思):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仪表。修饰整个人的仪表。也比喻修饰表面,无关大局。

出处(典故): 《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示例: 他日卷土重来,不过~,而与长江大局无与也。★章炳麟《与熊克武书》

修饰边幅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饰"的成语

成语"修饰边幅"逐字解释

"修"字解释:修 

 (形声。从彡,攸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修,饰也。--《说文》

 义之修而礼之藏也。--《礼记·礼运》。注犹饰也。”

 美要眇兮宜修。--《楚辞》

 以修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修容(整饰容貌);修词(修饰词句。亦指作文;文辞);修饰边幅(形容注意仪容、衣着祳恼);修娖(整理修补)

 整修;修理 

 古不修墓。--《礼记·檀弓》

 修橹辪辒。--《孙子·谋攻》

 修守战之具。--汉·贾谊《过秦论》

 吾妻死,室坏不修。--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修娖(整理

 修(脩)xiū

 ⒈装饰,使完善或恢复完善~饰。~理。~道路。~汽车。

 ⒉整治,建筑~治。~建。~守战之具。重~岳阳楼。

 ⒊学习,钻研自~。进~。

 ⒋著作,撰写~史。~订。~书(又指写信)。

 ⒌高,长~短合度(度标准)。茂林~竹。

 ⒍善,美好~态。

 修yǒu 1.古代酒器。

 修dí 1.洗濯。

 修tiáo 1.纲目。 2.古县名『置,属冀州信都国,《汉书.地理志下》"修,莽曰修治。"颜师古注"修,音条。"
"饰"字解释:饰 

 (形声。从巾,从人,食声。人佩巾有装饰作用。本义刷拭)

 同本义 

 饰,刷也。--《说文》。按,字亦作拭。

 凡祭祀,饰其牛牲。--《周礼·地官·封人》

 装饰;修饰 

 运而有光者,饰也。--《大戴礼记·劝学》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史记·滑稽列传》

 豹饰。--《礼记·玉藻》

 君子不以绀緅饰。--《论语》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饰车(有彩漆文饰之车。大夫以上所乘);饰说(修

 饰shì

 ⒈装修得好看装~。修~。粉~。

 ⒉指装饰品首~。服~。

 ⒊假托,遮掩~词。掩~。文过~非。

 ⒋扮演她在这个剧里~主角。

 饰chì 1.整治;整顿。 2.端正;谨慎。 3.戒备。
"边"字解释:边 

 (形声。从辵,舩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唐·李白《荆州歌》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杜甫《兵车行》诗

 边 biān

 ①物体周围的部分海~。

 ②界限~界、~防。

 ③表示地位、方向东~、上~。

 ④两个'边'连用,表示动作同时进行~学~用。

 ⑤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角形的线段。

 ⑥姓。

 【边鄙】边远的地方。

 【边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银行、晋察冀边区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发行的货币。

 【边边边定理】有3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边陲】边境;边疆西北~。

 【边关】边境上的关口。

 【边角边定理】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边款】刻于印侧的题记。包括年、月,名款、诗文、图案等。

 【边塞】边境的要塞。

 【边饰纹样】装饰于器物边缘的纹样。在服装、书籍封面和商品包装上常应用这种装饰。又称边缘纹样。民间称花边。

 【边心距】正多边形的中心到它的一边的距离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正多边形的边心距等于正多边形的内切圆半径r。

 【边缘海】位于大陆的边缘,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水流交换通畅。如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又称陆缘海。

 【边缘科学】

 ①以学科间有关的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以促进科学全面、深入发展的新兴学科。

 ②专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所产生的新生学科。又叫交叉科学、跨学科科学。

 【边缘纹样】见【边饰纹样】。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的动物,由于某种程度上种类的混杂,在种类和数量上均较相邻生物群落丰富。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幅"字解释:幅〈名〉

 (形声。从巾,畐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参福”字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本义 布帛

 的宽度)

 同本义。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今为布帛、呢绒等宽度的通称 

 幅,布帛广也。--《说文》

 布帛二尺二寸为幅。--《汉书·食货志》

 半幅终幅。--《仪礼·士丧礼》。注半幅一尺,终幅二尺。”

 邪幅在下。--《诗·小雅·采菽》。注邪缠束,故名邪幅。”

 幅巾。--《后汉书·符融传》。注以一幅为之。”

 又如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幅裂(像

 幅 fú

 ⒈幅面,布、绸、呢绒等的宽度单~。双~。这种布~面宽。

 ⒉边缘边~。

 ⒊量词三~图画。

 ⒋

 【幅员】宽窄称幅,周围称员。指领土面积我国海域~员辽阔。

 ⒌

 【幅度】

 ①泛指宽度。

 ②物体振动或亿所展开的宽度。

 ③〈喻〉事物变化的程度、范围大~度上升。

 幅bī 1.斜缠于胫的布帛,自足至膝,似今之绑腿布,古称行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