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惊惶失措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惊惶失措

读音(发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详细解释(意思):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典故): 《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示例: 少卿虚心病,元有些怕见他的,亦且出于不意,不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惊惶失措成语接龙

成语"惊惶失措"逐字解释

"惊"字解释:惊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

 惊(驚)jīng

 ⒈骡、马等因受吓而发狂乱奔控制~马。〈引〉害怕,精神紧张~骇。~慌失措。~心动魄。~恐万状。

 ⒉意料以外的感觉~喜交集。倍感~奇。

 ⒊扰乱,震动~扰。~动。~天动地。

 ⒋
"惶"字解释:惶 

 (形声。从心,皇声。本义恐惧,惊慌) 同本义 

 惶,惶恐也。--《说文》

 惶,惧也。--《广雅》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史记·刺客列传》

 孟贲狎猛虎而不惶。--《潜夫论·卜列》

 多官惶惶,只得散去。--明·梦觉道人《三刻拍案惊奇》

 又如惶惶(惊恐不安);遑迫(惊慌);惶汗(惊惧而汗流);惶沮(恐惧沮丧);惶怖(恐惧害怕)

 惶huáng恐惧,惊慌~惑。~恐。~ ~不可终日。
"失"字解释: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失,纵也。--《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

 失得勿恤。--《易·晋》

 故人情不失。--《礼记·礼运》。注犹去也。”

 君子不失足于人。--《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

 掌国中失之事。--《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

 塞翁失马,今未足悲。--魏泰《东轩笔录》

 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资治通鉴》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告子上》

 又如失状(丢失财物的清单);失

 失shī

 ⒈丢,掉丢~。遗~。~掉。~物招领。

 ⒉疏忽,错过,过错~手。~策。~言。过~。

 ⒊耽误,错过,未达目的~期。~机。~望。~意。

 ⒋违背,背弃~礼。~信。~约。

 ⒌找不着~踪。迷~。

 ⒍改变常态~声。~色。

 ⒎发生意外~火。~事。

 ⒏

 ⒐

 ①被打败。

 ②工作、计划或希望未达到预定的目标。

 ⒑

 ⒒

 ①疏忽,不留神。

 ②精神不正常或精神不振。

 ⒓

 ①失去平衡或调节。

 ②身体没有得到适当的调养。

 失yì 1.通"逸"。奔跑。 2.通"逸"。逃走。 3.通"逸"。隐遁。 4.通"佚"。放荡;淫佚。 5.通"佚"。安闲,安乐。 6.通"佚"。轻忽。
"措"字解释: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措,置也。--《说文》。

 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学之弗能,弗措也。--《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

 几致刑措。--《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

 又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着手处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

 处理,安排 

 筹划办理 

 施行;用 

 措 cuò

 ①安放;安排;处置惊惶失~、手足无~。

 ②筹划筹~。

 【措词】

 【措辞】说话或写作时选用词句。

 【措手不及】指因没有准备,临时来不及应付。

 【措意】留意;用心。

 【措置】安排;料理~得当。

 措zé 1.逼迫;追捕。 2.挤;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