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赤身露体

指光着身子,衣不蔽体。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

赤身露体

读音(发音): chì shēn lù tǐ

详细解释(意思):指光着身子,衣不蔽体。也指赤祼全身,不穿衣服。

出处(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睡或坐。”

示例: ~,走到人前,成何体面?★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成语"赤身露体"逐字解释

"赤"字解释:赤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同本义 

 赤,南方色也。--《说文》

 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
"身"字解释:身〈名〉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

 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

 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

 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

 身shēn

 ⒈人或动物的躯体~体。~躯。人~子。半~像。〈引〉物的主体部分车~。床~。树~∮~。

 ⒉自己,亲自自~。亲~。以~作则。~体力行。~教重于言教。

 ⒊生命舍~救人。以~殉职。

 ⒋指人的地位~份。~败名裂。

 ⒌怀孕~孕。她有了~子。

 ⒍套(指衣服)他穿了一~新衣裳。

 ⒎

 ⒏

 ⒐

 ①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学生~分。公证人~分。

 ②物品的质量这种面粉的~分挺好呀!

 身yuān 1.见"身毒"。
"露"字解释:露〈动〉 lou

 

 露lòu

 ⒈显现,用于一些口语~脸。~马脚。

 ⒉见luф。

 露lù

 ⒈显出,现出显~。暴~。~出。揭~。

 ⒉在屋外,没有遮盖~天。~宿。~井。~矿。

 ⒊用花、果、药物等制成的饮料菊花~。苹果~。枇杷~。枸杞~。

 ⒋
"体"字解释:体〈名〉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豱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

 体(體)tǐ

 ⒈人或动物的全身人~。机~。身~。~重。~温。

 ⒉身上的一部分上~。四~(四肢)。

 ⒊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全~。个~。整~。总~。

 ⒋形态气~。立~。

 ⒌形式,规格字~。得~。

 ⒍文章的体裁骚~。骈文~。古诗~。

 ⒎实质,根本,主要的实~。本~。主~。

 ⒏指体制国~。政~。

 ⒐亲身的,设身处地的~验。~贴(为别人设想)。

 ⒑

 ⒒

 ⒓

 ⒔

 ⒕

 ①身分有失~面。

 ②光荣,光彩显得~面。

 ③漂亮,好看她穿着很~面。

 ⒖

 ⒗

 ⒘

 体tī

 ①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财物。

 ②私下的,亲近的~己话。

 体bèn 1.见"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