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强本节用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强本节用

读音(发音): qiáng běn jié yòng

详细解释(意思):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出处(典故): 《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示例: 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不可废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成语"强本节用"逐字解释

"强"字解释:强 

 (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同本义 

 通襁”。襁褓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史记·鲁周公世家》

 强 

 (通彊。弱的反义词)

 弓有力 

 彊,弓有力也。--《说文》

 强,健也。--《广韵》

 材官引彊。--《史记·绛侯世家》

 强弩之末。--《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强弩(用机括发射的强弓)

 强盛;势力大 

 不可谓强。--《墨子·公输》

 兵革之强。--《战国策·秦策》

 天下强国无过齐者。--《战国策·齐策》

 自胜者强。--《

 强(強、彊)、犟(勥)jiàng不屈,任性,固执倔~。脾气~。别~嘴嘛。"强"另见qiáng。

 强(強、彊)qiǎng

 ⒈硬要,迫使~词夺理。~迫命令。

 ⒉尽力,竭力,勉强~谏(谏规劝)。~人所难。

 强(強、彊)qiáng 

 ⒈健壮,有力,跟"弱"相对~健。~壮。~大。~盛。挽弓当挽~。

 ⒉增多,加固增~。加~。~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指农业)。

 ⒊好,程度高今年生活比往年~。~将手下无弱兵。工作能力~。

 ⒋有余,略多百分之三十~。

 ⒌凶狠~横。~暴。

 ⒍

 ⒎

 ⒏

 ①坚决,剧烈~烈抗议。

 ②鲜明的,程度很深的~烈的阳光。

 强qiāng 1.见"强水"。

 强jiāng 1.见"强强"。 2.通"僵"。毙,死。 3.通"僵"。僵硬,不灵活。 4.通"疆"。
"本"字解释: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本,木下曰本。--《说文》

 本实先拨。--《诗·大雅·荡》

 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国语·晋语》

 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论衡·吉验》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又如水有源,木有本;本干(草木的根干)

 本宗族 

 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鲁迅《呐喊

 本 běn

 ①草木的茎或根草~植物。

 ②事物的根本、根源正~清源。

 ③本钱赔~。

 ④主要的;中心的~部。

 ⑤本来;原来~想给你写信。

 ⑥自己方面的~班。

 ⑦现今的~年。

 ⑧按照;根据~着规定处理。

 ⑨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练习~。

 ⑩版本刻~、抄~。(11)戏剧、电影等演出的底本剧~。(12)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13)量词三~书。

 【本本主义】见【教条主义】。

 【本草纲目】书名。中国古代著名药物学著作。明代李时珍著。1578年成书,1596年刊行。全书分16部52类,共记述了1892种药物的名称、形状、产地、使用方法和功效等。

 并记录了流传下来的古代医家、民间方剂1100多个。

 【本初子午线】地球上经度度量的起始经线。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主要子午仪的经线为世界各国共同起始经线。

 【本家】同一个父系祖先系统的人;同宗族的人。

 【本垒打】棒球、垒球运动中,击跑者踏过所有垒位安全回到本垒,故称。又叫全垒打。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本末树根和树梢。

 【本色】本来面目英雄~。

 【本生】(1811-1899)德国化学家。研究范围涉及电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在光化学领域贡献较大。此外还研究了二甲胂,证实新鲜氢氧化铁可解砷毒,发展了

 碘定量法,创制了本生灯(煤气灯)、本生光度剂以及各种电池、量热器等。

 【本义】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而言。

 【本影】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如果光源是比较大的发光体,所产生的影子就有两部分,完全暗的部分叫本影,半明半暗的部分叫半影。

 【本原】指一切事物的最初的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的元素。

 【本源】事物产生的根源。

 【本质】

 ①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属性和发展趋势的东西。

 ②人的基本特性。

 【本字】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通假字)相对。参见【通假字】。

 本bēn 1.奔跑。
"节"字解释:节

 --用于节骨眼”、节子”等复音词中

 节骨眼,节骨眼儿

 榞枅祵溃樬蕩畧?
 

 做工作要抓住节骨眼儿,别乱抓一气

 节子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節,竹约也。--《说文》

 苞笋抽节。--左思《吴都赋》

 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晋书·杜预传》

 其于木也,为坚多节。--《易·说卦》

 又如节根(草木的节与根);节旄(竹节上所缀

 节(節)jiē

 ⒈

 ⒉见jié。

 节(節)jié

 ⒈植物茎上分枝长叶的部位。特指竹节枝~。〈引〉人或动物的骨节肘关~。

 ⒉时节,季节寒暑易~。〈引〉节日春~。八一建军~。十一国庆~。重阳~。

 ⒊礼度礼~。

 ⒋事项,事物的分段情~。章~。

 ⒌音乐、舞蹈中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快慢等的表现~奏。~拍。

 ⒍省减,限制,管辖~约。~制生育。这个兵团归他~制。〈引〉择要摘取~录几条。~译本。

 ⒎

 ⒏操行,操守~操。革命晚~。时穷~乃见(时穷困难时)。

 ⒐〈古〉使臣出使外国时所持的凭证符~。旌~◇称出使外国的人为"使节"。

 ⒑量词两~课。四~电池。五~火车。

 ⒒一种用竹编的古乐器击~。

 ⒓航行速度单位,符号kn,1节=1浬/时。

 ⒔船舰划分锚链的长度单位,1节=2.5米锚链。

 ⒕

 ⒖见jiē。
"用"字解释: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用,可施行也。--《说文》

 用,以也。--《苍颉篇》

 利用为大作。--《易·益》

 五行五用哉。--《虞书》

 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书·微子》

 乘其财用出入。--《周礼·宰夫》

 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周礼·小司徒》

 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

 皆不足用。--明·魏禧《大铁椎传》

 用水彩。--蔡元培《图画》

 兼用激刺

 用yòng

 ⒈使人、物等发挥其功能使~。采~。应~。~心。~水。~机器人做工。

 ⒉功能,效果~途。功~。效~。有~。

 ⒊需要不~担心。你不做,还~你干啥。

 ⒋化费~钱。费~。零~。

 ⒌吃、喝的婉词~餐。请~茶。

 ⒍因,因此~此。~特函达。

 ⒎以儒者~文乱法。

 ⒏

 ①当权。

 ②行事。

 ⒐

 ①居心。

 ②企图。

 ⒑

 ①打仗。

 ②指挥作战。

 ③善于使用军队作战~兵如神。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