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说一不二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说一不二

读音(发音): shuō yī bù èr

详细解释(意思):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出处(典故): 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

示例: 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梁斌《红旗谱》十八

成语"说一不二"逐字解释

"说"字解释:说  shui

 说服;劝说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世说新语·自新》

 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游说;说士(游说的人);说客(游说之士);说项(本意为称道人善,后引申凡替人游说,阐说人情都可称说项”);说难(指用言语说服他人并不容易);说城(劝说举城投降);说

 导(劝说开导);说辞(游说的话);说谏(劝说进谏);说调(怂恿,撺掇)

 休憩;止息。通税” 

 说yuè

 ⒈〈古〉同"悦"。

 说shuì

 ⒈说动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客。游~。

 说shuō

 ⒈讲话,用话表达意思你~。~到做到。

 ⒉言论,主张学~。著书立~。

 ⒊批评,指责~了他几句。

 ⒋解释解~。一~就懂。

 ⒌指说合,介绍~婆家(介绍对象)。

 ⒍

 ⒎

 说tuō 1.简易。参见"说唃"。 2.通"脱"。解脱;免除。 3.通"脱"。急骤。
"一"字解释: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说文》

 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淮南子·诠言》

 抱一而天下试。--《老子》

 故一人有事于四方。--《书·君奭》。传天子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汉·贾谊《过秦论》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

 一yī

 ⒈数目字。整数中最小的数~龙~猪。

 ⒉纯,专~心~意。用心~也。

 ⒊相同,同样~致。~模~样。

 ⒋全,满~如既往。~网打尽。~身是胆。

 ⒌又,其它,另外昆明市~名春城。

 ⒍用在重叠动词的中间,〈表〉稍微,短暂试~试。望~望。停~停。

 ⒎跟"就"呼应。

 ①〈表〉每逢~想到要回祖国,就归心似箭。

 ②〈表〉两事的时间紧接着~教就懂。~学就会。

 ⒏〈古〉副词。乃,竟~至此乎!

 ⒐〈古〉副词。

 ⒑〈古〉副词。一旦,一经~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⒒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低音"7"。

 ⒓

 ①特定~定的阶级。

 ②相当工作上取得了~定的成绩。

 ③规定,确定按~定的规章办事。

 ④必然共产主义~定会实现。

 ⒔

 ⒕

 ⒖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二"字解释:二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

 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