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兼葭秋水

读音(发音): jiān jiā qiū shuǐ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出处(典故):

示例:

成语"兼葭秋水"逐字解释

"兼"字解释: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兼,并也。--《说文》

 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

 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

 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

 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丞相兼枢密使。--宋·文天祥《 后序》

 兼百花之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兼筑雕刻。--蔡元培《

 兼jiān

 ⒈几方面都有或几方都照顾到~而有之。德才~备。~容并包。~听则明。

 ⒉加倍~旬(二十天)。~程并进。

 ⒊
"葭"字解释:葭 

 初生的芦苇 

 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汉书·中山靖王传》

 沙洲葭苇。--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葭草(初生的芦苇);葭蓬(芦苇与蓬草);葭灰(苇膜烧得的灰。常用来标志、预测节气);葭莩(原为芦苇里的白色薄膜,后常来指代友谊;交情;亲戚;亲眷)

 通笳”。乐器名 

 发引和,校鸣葭。--《文选·张衡·西京赋》

 葭  xia

 通葭”∩叶 

 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葭。--《尔雅》

 葭jiā

 ⒈初生的芦苇。

 ⒉

 ⒊〈古〉通"笳",类似笛子的一种乐器。

 葭xiá 1.见"葭萌"。
"秋"字解释: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秋,禾谷熟也。--《说文》

 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尔雅》

 秋者,少阴之选也。--《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

 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月令章句》

 处处田畴尽有秋。--宋·范成大《颜桥道中》

 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赵树理《福贵》

 又如麦秋(收割麦子的时候);秋麦(成熟的禾稼);秋禾(秋熟

 秋(秌)qiū

 ⒈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季。~天。

 ⒉年千~伟业。

 ⒊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

 ⒋庄稼成熟的时期麦~时节。金~。

 ⒌

 ①指~收、~耕、~播。

 ②三年。

 ⒍

 ⒎

 ⒏

 ⒐
"水"字解释: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

 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水,准也。--《说文》

 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释名》

 积阴之寒气为水。--《淮南子·天文》

 五行一曰水。--《书·洪范》

 凡平原出水为大水。--《左传·桓公元年》

 水曰清滌。--《礼记·曲礼》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水shuǐ

 ⒈一种无色无味无臭而透明的液体,它是氢和氧的化合物节约用~∪开~。

 ⒉河流汉~。湘~。

 ⒊江、河、湖、海洋等的通称隔~相望。~路运输。

 ⒋泛指汁液药~。汽~。菊花~。

 ⒌指用水洗的次数这衣服已洗过两~。

 ⒍旧时指银子的成色,后来转指补贴、汇费贴~。汇~。

 ⒎

 ⒏

 ①静水的平面。

 ②达到的程度学识~平。

 ⒐

 ①以海平面为基点,对地面高低的测定标准。

 ②对事物要求的标准。

 ⒑

 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