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祝鮠之佞

祝鮠,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祝鮠之佞

读音(发音): zhù tuó zhī nìng

详细解释(意思):祝鮠,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出处(典故): 《论语·雍也》不有祝鮠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示例:

祝鮠之佞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鮠"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佞"的成语

成语"祝鮠之佞"逐字解释

"祝"字解释: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同本义 

 祝,祭主赞词者。--《说文》

 兑为口为巫。--《易》。按,祝所以悦神也。

 祝将命也。--《礼记·郊特牲》

 祝,以孝告。嘏以慈告。--《礼记·礼运》

 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周礼·夏官》注

 逸祝册。--《书·洛诰》

 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工祝招君,背行先些。--《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

 又如祝人(古代掌祭祀的 );巫

 祝zhù

 ⒈〈表〉良好的愿望~愿。~寿。~贺。~您成功。

 ⒉〈古〉断,削去,剪断~发(断发,削发)。

 祝zhòu 1.诅咒。 2.发誓。

 祝chù 1.古国名。
"鮠"字解释:鮠tuó 1.鲇鱼。 2.吹沙小鱼。 3.鳄鱼。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佞"字解释:佞〈动〉

 (会意。从女,信省。本义用花言巧语谄媚) 同本义 

 佞,巧谄高材也。--《说文》

 佞,巧也。--《广雅》

 佞,谄也。--《韩诗外传》

 佞之见佞,果丧其田。--《国语·晋语》

 为人佞巧。--《史记·周本纪》

 以邪导人谓之佞。--《盐铁论·刺议》

 焉用佞。--《论语·公冶长》

 非佞折狱,惟良折狱。--《书·吕刑》

 非佞誉诬谀之徒。--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又如佞王(奸佞);佞巧(谄佞巧诈);佞感(谄佞,媚惑);佞道(谄佞邪恶之术);佞兑(谄谀取悦);佞禄(以谄谀取媚而获得利禄);佞色(谄媚的

 佞nìng

 ⒈有才智不~(多用于自谦)。

 ⒉花言巧语谄媚人~口。奸~。

 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