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恩将仇报

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读音(发音): ēn jiāng chóu bào

详细解释(意思):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出处(典故):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示例: 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天理何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

第三个字为"仇"的成语

成语"恩将仇报"逐字解释

"恩"字解释: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恩,惠也。--《说文》

 恩者,仁也。--《礼记·丧服四制》

 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韩非子·用人》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

 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又如忘恩;报恩;恩润(恩惠德泽);恩义(恩情与道义);恩分(恩惠情分);恩惠教化。古代多指官方对人民而言;恩田(佛家田。三福之一。指父母)

 情谊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三国演义》

 恩 

 恩爱,亲爱 

 恩 ēn

 ①恩惠。

 ②深厚的情义。

 ③姓。

 【恩赐】原指封建帝王为笼络人心而给予赏赐。现泛指因怜悯而施舍(含贬义)。

 【恩典】

 ①恩惠。

 ②给予恩惠。

 【恩格斯】(1820-1895)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生于普鲁士莱茵释门市。1844年8月底,在巴黎会见马克思。1847年12月至1848年

 1月,与马克思合写《共产党宣言》。1864年,同马克思一起创建并领导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与各种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观点展开原则斗争。马克思逝世后,担

 负整理和发表马克思文稿和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1889年,亲自参加第二国际的建立,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著作收入《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

 【恩惠】给予或受到的好处。

 【恩怨】恩惠和怨恨。

 【恩泽】比喻承受恩德,像草木得到雨露。旧时用以称皇帝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
"将"字解释:将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扶持,扶助 

 将,扶也。--《广雅》

 无将大车。--《诗·小雅·无将大车》

 天不我将。--《诗·大雅·桑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乐府诗集·木兰诗》

 为人将车。--《史记·田叔传》。索隐犹御车也。”

 吏谨将之。--《荀子·成相》。注持也。”

 又如将美(助成好事);将引(扶助收纳);将扶(扶持;搀扶);将助(扶助;支持)

 奉行,秉承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又如将明(大臣的辅佐赞助。将奉行;明

 将(將)jiāng

 ⒈快要~要。她~去北京。

 ⒉介词。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⒊拿,用,随顺~功补过。~计就计。

 ⒋调养,保养~养。~息。

 ⒌扶,持,带领出入相扶~。挈妇~雏。

 ①对高级军官的称呼。

 ②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军(又〈喻〉使人为难~了他一军)。

 ⒍用语言刺激你把他~急了。

 ⒎〈方〉兽类生子~驹子。~小猪儿。

 ⒏副词。又,且~信~疑。

 ⒐连词⊥,与,同暂伴月~影。

 ⒑助词。用于动词"出来"、"起来"、"进去"等的中间跳~出来~起来。打~进去。迎~上去。

 ⒒ 

 ⒓

 将(將)jiàng

 ⒈带兵的人,高级武官~领。猛~。虎~。

 ⒉敢想敢干的人闯~。

 ⒊军衔名。在校级之上少~。上~。

 ⒋统率,指挥~兵打仗。

 将qiāng 1.愿;请。
"仇"字解释:仇 

 (形声。从人,九声。本义匹偶,同伴)

 怨恨 

 仇者,讐也。--《史记·晋世家》

 葛伯仇饷。--《孟子》

 多仇少与。--《汉书·盖宽饶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仇忌(怨恨憎恶);仇嫌(怨仇;怨恨)

 仇恨 

 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杀父之仇;仇疾(仇恨);仇害(因仇恨而伤害)

 仇人;仇敌 

 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史记·魏公子列传》

 智法之士与当塼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韩非子·孤愤》

 又如仇仇(怨

 仇 chóu

 ①仇敌疾恶如~。

 ②深切的恨~难消,恨难解。又见qiú。

 【仇隙】怨恨。

 【仇怨】仇恨和怨愤。

 仇qiú

 ⒈姓。

 仇(讐)chóu

 ⒈深深的怨恨~恨。~视。~敌。报~雪恨。
"报"字解释: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楮??))”。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辟报故不穷审。--《汉书·胡建传》

 报囚。--《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

 报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又

 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

 又如报囚(判决囚犯);报当(判罪)

 报答,报酬 

 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欲略上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报本(报答;回报);报称(报答恩德);报命(报答恩情;执行命

 报 bào

 ①断狱;判决罪人~而罪之。(《韩非子·五蠹》)

 ②告诉~信。

 ③回答~以微笑。

 ④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国。

 ⑤报复~仇。

 ⑥报应一~一还一~。

 ⑦报纸日~、周~。

 ⑧某些刊物画~、学~。

 ⑨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黑板~。

 ⑩电报发~机。

 【报偿】报答和补偿。

 【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来打击仇人,解除怨恨。雪洗除。

 【报酬】因使用别人的人力、物力等而付给别人的钱或物一心工作,不计~。

 【报告文学】记叙性散文中通讯、特写等体裁的总称。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及时地反映当时的事件,带有新闻性、政治性和

 文学性的特点。

 【报捷】报告好消息。

 【报警】向治安机关报告危急情况或向有关方面或人发出紧急信号~器。

 【报警系统】发生危险情况时报警的装置系统。通常是开环控制系统,由报警探测器和指示器两个部分组成。如电子报警系统等。

 【报人】新闻工作者。

 【报丧】把某人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的亲友。

 【报喜不报忧】只汇报成绩而不说缺点和问题。

 【报晓】用声音告诉人天亮了金鸡~。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尽力。~祖国。

 【报应】佛教用语。原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后来专指种恶因得恶果做坏事迟早会得到~的。

 报fù 1.急速。 2.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