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刊之论

读音(发音): bù kān zhī lùn

详细解释(意思):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处(典故):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示例: 这可以说是~,我有同感。★孙犁《万国儒小引》

第二个字为"刊"的成语

成语"不刊之论"逐字解释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刊"字解释:刊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同本义 

 刊,剟也。--《说文》

 刊,削也。--《广雅》

 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

 刊其柄与末。--《礼记·杂记》。注犹削也。”

 随山刊木。--《书·益稷》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树木);刊木(砍伐树木);刊藄(砍伐割除草木)

 删除 

 诚不刊之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又如刊落(删去冗赘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删(删改);刊革(删改);刊除(削除)

 刻;雕刻 

 刊石作铭。--蔡邕《陈寔碑》

 重木刊凿之。--《仪礼

 刊kān

 ⒈原指刻,雕刻。转化为排印出版~印。~石。~登。~载。创~。发~。停~。

 ⒉

 ⒊砍,削,修改~除。~误。~正。
"之"字解释:之 

 (会意。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之,出也。象苃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

 之zhī

 ⒈到,往由京~川。不知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爱~重~。取~不尽,用~不竭。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子于归(这个女子出嫁)。久而久~。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光荣~家。四分~三。两年~后。羔羊~皮。中国~富强。人民~英勇。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⒍文言虚词~乎者也矣焉哉。
"论"字解释:论 

 《论语》的简称 

 论语

 

 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论 

 (形声。从言,仑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论,议也。--《说文》

 论理也,次也。--《论语序集解》

 坐而论道。

 论(論)lùn

 ⒈商讨,判断,研究讨~。议~。评~。争~。就事~事。

 ⒉主张,学说进化~。唯物~。

 ⒊文体名。论述事物的内容、意义,阐明道理~文。社~。实践~。

 ⒋衡量,评定~罪。

 ⒌按照~件计酬。~质核价。

 论(論)lún〈古〉《论语》儒家经典书籍之一,主要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