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丹黄甲乙

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丹黄甲乙

读音(发音): dān huáng jiǎ yǐ

详细解释(意思):指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出处(典故): 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示例:

丹黄甲乙成语接龙

第三个字为"甲"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乙"的成语

成语"丹黄甲乙"逐字解释

"丹"字解释: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说文》
 
 砺砥砮丹。--《书·禹贡》
 
 有始州之国,有丹山。--《山海经·大荒北经》
 
 加之以丹矸。--《荀子·正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丹矸(丹砂);丹砂(一种红色矿物,也叫朱砂”);丹砾(矿物之丹砂,可为药用);丹铅(丹砂和铅粉,是古人校勘文字的用具)
 
 道家炼制的所谓长生不老药。又称丹头;丹液 
 
 丹 dān
 
 ①红色~心。
 
 ②古代道家炼的药仙~。
 
 ③根据一定配方制成的粉末或颗粒状中成药丸散膏~、活络~。
 
 【丹顶鹤】体长1.2米以上, 羽毛白色; 翅大, 末端黑色,能高飞;头顶皮肤裸露,呈朱红色。颈、腿长,常涉水食鱼虾。鸣声响亮。亦称白鹤、仙鹤。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丹毒】〈医〉由丹毒链球菌侵入皮肤的小淋巴管引起。多发于头部、面部和小腿。症状是突发高烧,病变部分呈片状红斑,界限清晰,疼痛。
 
 【丹麦】全称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北部波罗的海到北海的出口处。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07.4万(1989),丹麦人占96%以上。丹麦语为官方语言。绝大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首都哥本哈根。
 
 【丹青】绘画泼墨~。丹、青古代绘画用的颜料。
 
 【丹田】道家将人体脐下三寸的地方叫丹田意守~。
 
 【丹心】忠心;赤心一片~。
"黄"字解释:黄〈形〉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黄,地之色也。--《说文》

 黄为土色,位在中央。--《论衡·騰符》

 黄中之色也。--《左传·昭公十二年》

 黄者中也。--《礼记·郊特牲》

 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易·坤》

 绿衣黄里。--《诗·邶风·绿衣》

 绿衣黄裳。

 千里黄云白日曛。--唐·高适《别董大》

 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得张黄盖。--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黄烘烘(形容金黄色);黄干干(形容很黄);黄骝(黄红色的骏马);黄盖(帝王车上所用的

 黄huáng

 ⒈像油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金~。~金。菜花~。

 ①黄的颜色。

 ②腐朽堕落的收缴及焚烧~色书刊。

 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此事~不了。

 ⒊指黄河引~工程。

 ⒋

 ①菊花。

 ②黄花菜,又名"金针菜"。

 ⒌

 ⒍

 ①地下的泉水。

 ②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者所谓的"阴间"。

 ⒎黄山,在安徽省~山天下绝。

 ⒏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的简称。
"甲"字解释: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档??))。--《易·解》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甲jiǎ

 ⒈天干的第一位。也用作次序第一~、乙、丙。〈引〉居首位,占第一~等。富~一方。桂林山水~天下。

 ⒉动物护身的硬壳,也指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虫。龟~。指~。趾~。

 ⒊〈古〉军人打仗穿的护身服,用金属或皮革制成铠~。盔~。〈引〉披甲的士兵伏~将攻之。

 ⒋用金属制成具有保护功能的装备装~车。

 ⒌旧时户口编制的一种,若干户为一~,若干~为一保,~设~长。

 ⒍

 ⒎

 ⒏

 ⒐
"乙"字解释:乙 

 (象形。甲骨文字形。本义象植物屈曲生长的样子)

 同本义 

 乙,草木冤曲而出也。象形。--《说文》

 乙者,物蕃屈有节欲出。--《白虎通》

 思乙乙其若抽。--陆机《文赋》。注抽也。”

 其於十母为甲乙。甲者,为万物剖符甲而出也;乙者,言万物生轧轧也。--《史记·律书》

 又如乙乙(难出之貌)

 第二,次一等 

 乙 

 天干的第二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甲乙。--《礼记·月令》

 甲乙。--《淮南子·天文》

 乙yǐ

 ⒈天干第二位。也用作次序的第二。

 ⒉旧时乐谱的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7"。

 ⒊打钩 (〈表〉看书已看到该处,或某处文字有颠倒、脱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