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鸾姿凤态

比喻神仙的仪态。

鸾姿凤态

读音(发音): luán zī fèng tài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神仙的仪态。

出处(典故): 《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示例:

鸾姿凤态成语接龙

成语"鸾姿凤态"逐字解释

"鸾"字解释:鸾 

 (形声。从鸟,羉声。本义鸟名。凤凰的一种。雄性的长生鸟)

 同本义 

 鸾,赤神灵之精也。--《说文》

 又

 赤色,五采,鸡形,鸣中五音。

 周成王时氐羌献鸾鸟。--《周书·王会》。注大于凤。”

 鸾鸟,凤皇属也。--《广雅》

 离为鸾。--《春秋元命苞》

 女床之山,有鸟名曰鸾鸟。--《山海经·西山经》

 鸣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凰。--张衡《东京赋》

 又如鸾俦(佳侣。鸾凤凰一类的神鸟);鸾帚(用鸾尾制成的拂尘供仙人所用);鸾皇(鸾和皇,都是凤凰之类的神鸟。皇,通凰);鸾鸟(神鸟

 鸾(?
 鸾guàn 1.地名用字。参见"鸾鸟"。
"姿"字解释:姿 

 (形声。从女,次声。本义姿态)

 同本义(姿”侧重于呈现的姿势、风度) 

 姿,态也。--《说文》。按,态者,材艺巧善也。即才能、贤能本字。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世说新语·容止》

 雄姿英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姿态万变。--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又

 娇姿欲滴。

 直则无姿。--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容貌 

 王汝南少无婚,自求郝普女。…既婚,果有今姿淑德。--《世说新语·贤缓》

 姿zī

 ⒈容貌~容。丰~。

 ⒉样子,体态~势。~态。飒爽英~。

 姿zì 1.听任,任凭。 2.放纵。参见"姿肆"﹑"姿情"。
"凤"字解释: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凤,神鸟也。朋,古文凤。--《说文》

 凤皇来仪。--《书·益稷》

 凤皇于飞。--《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宋玉《对楚王问》

 又如凤求凰;凤子(绣有凤凰的轿子);凤舸(雕有凤凰的大游船);凤毛(凤凰的羽毛。多用以赞美人的文采俊秀,有先人遗风)

 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 

 潘陆张左,擅侈丽之才,饰羽仪于凤穴。--《北史·文苑传序》

 凤(鴓) fèng

 ⒈

 【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通常单称为"凤"。又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凰"〈古〉写作"皇")。

 ⒉

 【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喻〉稀罕、珍贵的事物,也指难得的人才。
"态"字解释:态〈名〉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慴,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

 态(慴)tài

 ⒈形状,样子形~。体~。状~。常~。姿~。

 ⒉情况事~。

 ⒊

 ①说话与举止的神情~度自然。

 ②对人对事所采取的立场或看法~度傲慢。表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