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举鼎绝膑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举鼎绝膑

读音(发音): jǔ dǐng jué bìn

详细解释(意思):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出处(典故): 《史记·秦本纪》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示例: ~,亦不敢以怨他人。★章炳麟《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

举鼎绝膑成语接龙

第四个字为"膑"的成语

成语"举鼎绝膑"逐字解释

"举"字解释: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举,对举也。--《说文》

 举,擎也。--《广韵》

 其坚不能自举也。--《庄子·逍遥游》

 举所佩玉玦。--《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举桉(桉同案”。借指夫妻相敬);举案(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拿起;提起 

 举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举以予人。--宋·苏洵《六国论》

 又如举白(举杯喝尽。干杯);举踵(举起脚跟。比喻切望);举纲持领(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提起皮衣领子一抖,衣上的毛就都顺了。比喻办事要抓关键部分)

 飞,飞起;飘动 

 举(舉、攈)jǔ

 ⒈抬起,向上托~头。~手。~枪。~案齐眉。〈引〉

 ①行动,动作~动。创~。一~成名。

 ②发起,兴办~义。~办工厂。

 ⒉提出~例。列~。

 ⒊推选,推荐推~。选~。

 ⒋全~国欢腾。~世无双。

 ⒌揭发检~。

 ⒍

 ①点火。

 ②生火做饭。

 ⒎

 ⒏
"鼎"字解释:鼎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同本义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比喻帝王 

 指宰相 

 喻

 鼎 dǐng

 ①古代烹煮东西的器物。多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②象鼎足那样三方对立抗衡~立。

 ③大~力、~~有名。

 ④正当;正在~盛。

 【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开锅的水那样人声~。

 【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求或感谢时用)~相助。

 【鼎立】三方面势力像鼎足那样对峙三国~。

 【鼎盛】正值兴盛或强壮。

 【鼎新革故】见【革故鼎新】。

 【鼎足】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势成~。
"绝"字解释:绝 

 (会意。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

 绝jué

 ⒈断,隔断~交。~缘体。

 ⒉完,完全,穷尽气~。~无例外。~处逢生。敌人陷入~境。

 ⒊极,非常~密。~伦。~妙。~大多数。~无仅有。〈引〉高超,独特~技。~招。

 ⒋一定,无论如何~不允许贪赃枉法。

 ⒌

 ⒍

 ①极端,非常~顶的聪明。

 ②最高峰泰山~顶。会当凌~顶。

 ⒎

 ①最,极~对可靠。

 ②完全,一定~对办得好。

 ③无条件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对存在于相对之中,在相对中有~对。

 ④只根据一个条件测算的~对温度。~对高度。

 ⒏

 ⒐
"膑"字解释:膑 

 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史记·秦本纪》

 膑 

 特指古代一种剔掉膝盖骨的酷刑 

 髕罚之属五百。--《汉书·刑罚志》

 周改膑作刖。--《周礼·司刑》注

 放膑者,脱去人之膑也。--《书·刑德》

 孙子膑脚。--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又如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

 膑bìn 1.胫骨;膝盖骨。 2.古代酷刑之一。剔去膝盖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