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收锣罢鼓

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收锣罢鼓

读音(发音): shōu luó bà gǔ

详细解释(意思):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出处(典故):

示例:

第三个字为"罢"的成语

成语"收锣罢鼓"逐字解释

"收"字解释:收 

 (形声。从攴,收声)

 同本义 

 收,捕也。--《说文》

 女反收之。--《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

 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收领(捉拿);收系(逮捕下狱);收付(拘捕罪犯,交付办案);收考(拘捕考问);收夷(捕杀);收劾(拘捕弹劾);收案(拘捕案问);收掩(收捕);收执(捉拿);收禁(拘押监禁);收领

 (拘禁)

 收拾;收取 

 收,取也。--《广雅》

 收以奔褒。--《国语·郑语》。注取也。”

 勤

 收(収)shōu

 ⒈接到,接受,接纳~到。~留。~入。~款。~容。接~。招~。征~。不~礼。

 ⒉聚集,合拢~集。~拢。~罗。~网。创伤~口了。

 ⒊割取成熟的农作物~割。麦~。秋~冬藏。〈喻〉成果~获。~成。

 ⒋藏,放置妥当~藏。把东西~好。

 ⒌招回,取回~回。~取。~兵。~复。

 ⒍结束,停止~工。~尾。~场。

 ⒎约束,减弱或消失~心。~敛笑容。

 ⒏逮捕,拘押~捕。~监。

 ⒐

 ⒑

 ①整理,整顿。

 ②整治,惩罚。

 ③消灭,杀死。

 ⒒

 ①物体由大变小或由长变短。

 ②紧缩。

 ⒓

 ①吸收任用(人员)。

 ②边收听边记录或录音。

 ③汇编集子所采用的诗文等。
"锣"字解释:锣 

 带卷边的青铜圆盘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又

 鸣锣会集。

 鸣锣传递。

 锣(鑼)luó打击乐器。铜制,圆形,像盘,用槌敲打发声敲~打鼓。
"罢"字解释:罢 
 
 (会意。从网,从能。表示用网捕住有贤能的人。网”在字的上部楷书多写作罒”。本义罢官;免去;解除)
 
 同本义 
 
 可以罢官之无事者,去器之无用者。--《吕氏春秋·仲冬》
 
 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闻君罢官意,我抱汉川湄。--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
 
 徐阶罢相里居。--《明史·海瑞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罢谢(辞官去职);罢归(辞职或免官归里)
 
 遣返,遣归 
 
 停止 
 
 罢 bà
 
 ①中止某种活动~课、~工。
 
 ②免去;解除~免。
 
 【罢黜】
 
 ①贬低并排斥~百家。
 
 ②免除(职务)。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汉代实行的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借以维护统治的政策『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为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而提出。武帝采纳其主张。此后,儒家学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罢论】不必再论说;不必再论说的事此事已成~。
 
 【罢免】撤销、免去(官职)。
 
 罢pí 1.疲劳;衰弱。 2.疲敝;惫乏。 3.慰劳。 4.弱;无能。 5.无行。参见"罢士"﹑"罢女"。 6.败,失败。
 
 罢bǐ 1.离散;分散;散开。
 
 罢pì 1.见"罢辜"。
 
 罢bǎi 1.见"郎罢"。
 
 罢ba 1.语气词。同"吧"。
"鼓"字解释:鼓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鼓的本字,右边是支”,表示手持棒槌击鼓。本义鼓,一种打击乐器)

 同本义 

 鼓,郭也。春分之音。--《说文》

 鼓,廓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释名·释乐器》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皮曰鼓。--《汉书·律历志上》

 抱玉枪兮击鸣鼓。--《楚辞·屈原·国殇》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百姓阗王钟鼓之乐。--《孟子·梁惠王上》

 打击乐器之一。一般由两端绷紧皮面的空心圆筒构成,以一根或一对木槌敲击时发出深沉的咚咚声。如鼓钹(鼓和铙钹。

 鼓gǔ

 ⒈一种击打乐器,多为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战~。堂~。腰~。拨浪~。

 ⒉曲艺大~书。~儿词。山东大~。

 ⒊敲鼓,击鼓一~作气。〈引〉

 ①拍,击,弹热烈~掌。~琴取乐。

 ②发动,煽动,振作~动。摇唇~舌。进行~励。欢欣~舞。~足信心。

 ⒋凸出,涨大你干吗~起嘴?背包装得~ ~的。

 ⒌用风箱等扇~风。

 ⒍〈古〉夜晚击鼓报更,因此代"更"三~(三更)。五~(五更)。

 ⒎

 ①打击乐与管乐合奏。

 ②宣传提倡,也指吹嘘、浮夸。

 ⒏

 ①〈古〉作战擂鼓呐喊,以张声势~噪而进。

 ②喧哗,起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