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遏渐防萌

犹言杜渐防萌。

遏渐防萌

读音(发音): è jiàn fáng méng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杜渐防萌。

出处(典故): 《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贡真绌伪,遏渐防萌。”

示例:

遏渐防萌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遏"的成语

成语"遏渐防萌"逐字解释

"遏"字解释:遏 

 (形声。从辵,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阻止 

 遏,止也。--《尔雅·释诂》

 君子以遏恶扬善。--《易·大有卦》

 夏王率遏众力。--《书·汤誓》

 胜殷遏刘。--《诗·周颂·武》

 式遏寇虐。--《诗·大雅·民劳》

 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汤问》

 锄其直,遏其生气。--清·龚自珍《病梅馆记》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又如遏捺(按捺,遏止);遏密(指皇帝死后禁绝演奏作乐);遏讼(阻止诉讼);遏塞(阻塞);遏刘(抑制暴乱,阻止杀伐)

 断绝 

 四海遏密八音。--《书·舜典》

 遏 è阻止;制止。

 【遏止】用力阻止。

 【遏制】制止。
"渐"字解释:渐 

 流入;入 

 东渐于海。--《书·禹贡》

 又如渐渐(流淌的样子)

 淹没,浸泡 

 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劝学》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诗·卫风·氓》

 渐,渍也。--《广雅》

 是渐之也。--《荀子·议兵》

 渐之滫中。--《史记·三王世家》

 治大地渐台。--《史记·孝武纪》

 泽兰渐被径。--《文选·谢灵运·游南亭诗》

 又如渐浸(浸润,渍染);渐涵(渐渍。犹浸润。引申为渍染,感化);渐摩(渐磨。浸润;教育感化);渐及(润泽普及)

 熏染,可染 

 俗之渐民久。--《史记·货殖

 渐jiān

 ⒈浸~渍。~染。

 ⒉慢慢流入东~于海。〈引〉疏导禹功之大,~九川。

 渐jiàn

 ⒈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一步一步地逐~。~变。年齿(年龄)~长。循序~进。

 ⒉事物的开端防微杜~。

 渐qián 1.潜伏。

 渐chán 1.山石高峻貌。
"防"字解释:防〈名〉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防,堤也。--《说文》

 以防止水。--《周礼·稻人》

 町原防。--《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祭防与水庸。--《礼记·郊特性》

 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管子·度地》

 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

 要塞;关防 

 地名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费城县东北

 春秋宋地,后属鲁,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

 通房”。住室 

 夏,有芝生殿

 防 fáng

 ⒈戒备,预置~备。~务。~止。设~。~汛。~患未然。以~万一。~微杜渐。

 ⒉堤坝,挡水的建筑物堤~。

 ⒊

 【国防】为着保卫国家的领土、主权而设置的一切防务国~军队。国~工厂。国~重镇。
"萌"字解释:萌 

 (形声。从苃,明声。本义草木的芽)

 同本义 

 萌,草芽也。--《说文》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

 乃舍萌于四方。--《周礼·春官·占梦》

 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孟子·告子上》

 目注勾萌,以望其拆。--《聊斋志异·葛巾》

 又如萌甲(嫩芽,花木的芽苞)

 比喻事情刚刚显露的发展趋势或情况;开端 

 圣人见微而知萌。--《韩非子·说林上》

 又如萌兆(预兆);萌象(事物的萌芽和征象);萌孽(祸端;邪恶)

 通民”、氓”。人民 

 萌méng

 ⒈草木的芽草~。

 ⒉ 草木发芽~芽。

 ⒊开始发生将~。故态复~。

 ⒋〈古〉通"氓"。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