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犀颅玉颊

额角骨突出如犀,脸颊洁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

犀颅玉颊

读音(发音): xī lú yù jiá

详细解释(意思):额角骨突出如犀,脸颊洁白如玉。借指相貌不凡的年轻人。

出处(典故): 宋·苏轼《仲天贶王元直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之四空使犀颅玉颊,长怀髯舅凄然。”

示例:

犀颅玉颊成语接龙

第二个字为"颅"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颊"的成语

成语"犀颅玉颊"逐字解释

"犀"字解释:犀 

 犀牛 

 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说文》

 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尔雅》郭注

 水犀之甲。--《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黄支国献犀牛。--《汉书·平帝纪》

 正南以文献为献。--《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又如犀牛望月(形容长久盼望);犀分(划分。古代传说有水兽名水犀,

 犀xī

 ⒈

 ,又可做器物。

 ⒉坚固~利。

 ⒊
"颅"字解释:颅 

 (形声。从页,眗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头盖骨)

 同本义 

 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战国策·秦策四》

 如颅脑(头骨和脑子)

 头,头颅 

 俽余志之精锐,拟青颅而点项。--《文选·潘岳·射雉赋》

 额头 

 头陷颅碎。--《后汉书·马融传》

 又如颅颡(额头)

 颅盖

 

 颅骨

 

 颅腔

 

 颅(颾)lú脑盖,也指头~骨。头~。
"玉"字解释: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又如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

 玉yù

 ⒈一种珍贵的矿石,质细而坚硬,有光泽,微透明,可雕琢成簪、环等装饰品。〈喻〉洁白、美丽~颜。~龙。~人。

 ⒉敬词~体。~照(人像照片)。

 ⒊

 、穗可作饲料用。
"颊"字解释:颊 

 (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夹声。本义面颊,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部分)

 同本义 

 颊,面旁也。--《说文》

 咸其辅颊舌。--《易·咸》。虞注耳目之间称辅颊。”

 未能开笑颊,先欲换愁魂。--戎昱《闺情》

 又如颊辅(面颊);颊适(容貌调适,没有迎拒的表情);颊车(下牙床骨;牙慧,蹈袭陈言);颊颧(颊权。颧骨)

 侧,旁边 

 湖桥北颊花坞,水阁西头竹村。--宋·文同《湖桥》

 堂内正室旁边的房间 

 中和堂上东南颊,独有人间万里风。--宋·苏轼《中和堂东南颊下瞰海门洞》

 姓

 颊带

 

 颊(頰)jiá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面~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