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犀牛望月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犀牛望月

读音(发音): xī niú wàng yuè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出处(典故):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示例:

成语"犀牛望月"逐字解释

"犀"字解释:犀 

 犀牛 

 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说文》

 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尔雅》郭注

 水犀之甲。--《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黄支国献犀牛。--《汉书·平帝纪》

 正南以文献为献。--《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墨子·公输》

 又如犀牛望月(形容长久盼望);犀分(划分。古代传说有水兽名水犀,

 犀xī

 ⒈

 ,又可做器物。

 ⒉坚固~利。

 ⒊
"牛"字解释: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牛niú

 ⒈家畜,反刍类动物。有黄~、水~、牦~、瘤~等多种。我国产的黄~、水~,力大,能耕田、拉车等。奶、肉供食用。皮制革,骨和角可做器物。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望"字解释: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

 望,远视也。--《玉篇》

 豕望视而交睫腥。--《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

 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庄子·胠箧》

 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庄子·天运》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扁鹊望桓侯。--《韩非子·喻老》

 举头望明月。--唐·李白《静

 望wàng

 ⒈向远处看,看得见远~。遥~。丰收在~。

 ⒉拜访拜~。看~。

 ⒊盼,期待,希望盼~。期~。希~。大喜过~。

 ⒋有名声名~。声~。威~。

 ⒌埋怨,责怪怨~。

 ⒍朝,向~前走。~着我。

 ⒎农历每月十五日十五谓之~。
"月"字解释: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

 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

 月yuè

 ⒈指月球(月亮,月儿),地球的卫星明~。

 ⒉像月亮的形状或颜色的~饼。~琴。牙~刀。~白(淡蓝色)。

 ⒊时间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

 ⒋按月的~经。~刊。购~票。按~报表。

 ⒌

 ⒍

 ⒎

 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