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脏污狼藉

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脏污狼藉

读音(发音): zāng wū láng jí

详细解释(意思):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出处(典故):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示例:

脏污狼藉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脏"的成语

成语"脏污狼藉"逐字解释

"脏"字解释:脏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中医学以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因以为身体内脏的通称)同本义 

 脏,五脏也。--《正字通》

 脏的本字是藏。脏是藏”的后起分别字。如脏躁症(中医病名。主要症为神躁不宁,哭笑无常);脏象(指人体脏腑正常机能及发生病态变化时反映于外的征象);内脏;五脏六

 腑

 脏(髒)zāng污秽,不干净~水。衣服~了,快换一件。

 脏(舓)zàng指身体的内部器官内~。五~(心肝脾肺肾)。

 脏zǎng 1.见"骯脏"。
"污"字解释:污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说文》

 字亦作汙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服注水不流谓之汙。”

 故水郁则为汙。--《吕氏春秋·达郁》

 又如污池(蓄水的池子)

 污垢,脏东西 

 污,秽也。--《一切经音义》

 川泽纳污。--《左传·宣公十五年》

 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史记·滑稽列传》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又如粪污;去污粉;去污剂;污涂(泥泞;污泥);污腻(污垢,肮脏)

 劳苦之事 

 污(沘、汙)wū

 ⒈停积不流的水。又指池塘~渎(渎小水沟)。

 ⒉贪赃,不廉洁贪~腐化。

 ⒊奸邪,行为不正严惩~吏。

 ⒋肮脏,不干净~秽。~水。

 ⒌弄脏~染。

 ⒍用无理的言行中伤,使受耻辱~蔑。~辱。

 污yū 1.大,夸大。《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洪颐煊《读书丛录.孟子》"污,通作于。《礼记.文王世子》'况于其身

 以善其君乎。'郑注'于读为迂,迂犹广也,大也。'经典凡从'于'之字多训为大。此言三子言虽大而非阿其所好。"一说,污用为"夸"之假借,义为大,夸大。见《孟子.公孙

 丑上》焦循正义。 2.通"纡"。迂曲;绕弯。

 污wā 1.掘地。 2.指污尊。
"狼"字解释:狼〈名〉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说文》

 并驱从两狼兮。--《诗·齐风·还》

 犬属的任何一种大型犬形哺乳动物,狡猾、贪婪,对牛、羊和猎兽造成极大损害,有时袭击人类,尤其在成群的时候。如狼卜(相传狼必先卜方向,然后觅食);狼卜食(传说狼觅食,

 先卜方向);狼子(狼崽子。比喻凶暴狠毒的人);狼毫(狼毛。或指用鼬鼠皮制成的毛笔);狼犬(狼和犬。亦称狼狗”。一种外形如狼的狗。性凶猛,嗅觉灵敏);狼牙(狼的牙齿);

 狼虎(狼与虎;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即倆人 

 狼láng

 ⒈野兽之一,形状像狗,但嘴较尖,耳朵直立,尾巴下垂。毛通常为黄褐色,两颊有白斑。性狡猾凶狠,昼伏夜出,捕食野生动物,有时伤害人、畜。狼的皮毛可做衣褥等。狼

 已稀少,禁止猎杀。

 ⒉[狼狈]

 ①疲惫,窘迫或尴尬的样子~狈不堪。

 ②相互勾结干坏事~狈为奸。

 ⒊[狼烟]〈古〉报警烧的烽火,传说用狼粪燃烧成烟。〈喻〉战乱或境外敌人进扰。

 ⒋[狼藉]也作[狼籍]。坏,杂乱,乱七八糟声名~藉。杯盘~藉。

 狼lǎng 1.见"狼犺"。

 狼làng 1.地名用字。 2.见"狼汤渠"。
"藉"字解释:籍  jie

 (形声,从苃,籍声。本义作衬垫的东西)

 同本义 

 藉,祭藉也。--《说文》。按,藉之为言席也。

 藉用苇席。--《仪礼·士虞礼》

 藉乃燔林。--《列子·黄帝》

 缫藉九寸。--《周礼·大行人》

 藉用白茅,无咎。--《易·大过》

 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礼记·曲礼》

 藉 

 衬垫 

 死者相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藉茅(用茅草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藉草枕块(古时居丧的一种礼节,子从父、母丧时起至下葬一段时间,要睡干草、枕土块,以示哀思);藉子(小儿卧处垫的防尿布)

 坐卧其上 

 藉jiè

 ⒈垫在下面的东西床~。

 ⒉用东西垫~蓆而坐。

 ⒊同"借"。

 ⒋见jí。

 藉jí

 ⒈践踏,欺凌人皆~吾弟。

 ⒉见ji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