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识庐山真面目

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

读音(发音):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出处(典故):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例: 革命家,终会在大风大浪中,辨明方向,分清歧路;怎能够--只见长江滚滚来,~!★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

第三个字为"庐"的成语

第五个字为"真"的成语

成语"不识庐山真面目"逐字解释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识"字解释:识 

 (形声。从言。戠声。善于言谈,表示有知识,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

 同本义 

 譺,知也。--《说文》

 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笺知也。”

 壹宥曰不识。--《周礼·司刺》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陶潜《桃花源诗》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孙子·谋攻》

 不识有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左传·成公二年》

 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识味(知味);识空便(知趣;识相);识道(知圣道);识义(知义

 识(譺)shí

 ⒈知道,认得,能辨别~字。认~。~别。~途老马。

 ⒉学问,应知的,所知道的学~。知~。常~。有~之士。

 ⒊见解,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

 ⒋

 识(譺)zhì

 ⒈记住,做记号,也指记号、标志博闻强~。表~。款~。
"庐"字解释:庐 

 (形声。从广,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同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余二十亩,以为庐舍。--《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

 庐井有伍。--《左传·襄公三十年》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信南山》

 亦泛指简陋居室

 屋室庐庾。--《荀子·正名》。注草屋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潜《饮酒》

 南阳诸葛庐。--唐·刘禹锡《陋室铭》

 庐(廬)lú

 ⒈简陋的房屋草~。

 ⒉居住可~。

 ⒊宾客住的宿舍十里有~,~有饮食。

 ⒋庐山,在江西省。

 庐lǘ 1.古邑名。一作"卢"。在今湖北襄阳西南。本春秋庐戎国,被楚灭后为楚邑。
"山"字解释:山〈名〉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

 山shān

 ⒈地面上高度大、坡度陡的隆起地貌高~。华~。

 ⒉像山的~洪。冰~。~墙(房屋两头的墙)。

 ⒊〈喻〉多,太多人~人海。

 ⒋蚕簇蚕已上~。
"真"字解释:真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从目,从乚,从八。《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匕,变化。目,眼睛。乚,隐藏。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同本义。旧时所谓仙人 

 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按六经无真字

 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庄子·列御寇》

 归其真宅。--《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庄子·大宗师》

 又如真人府(道人居住的地方);真仙(仙人);真君(道教对神仙的尊称);真味(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本性;本原 

 真zhēn

 ⒈客观存在的,跟"假"相对~实。~才实学。~人~事。

 ⒉的确,实在~伟大。~可喜。~可爱。

 ⒊清楚,明白~切。听得~。看得~。

 ⒋诚实~诚。~心诚意。

 ⒌

 ⒍

 ⒎

 ⒏

 ⒐

 ①没有空气的空间~空管。

 ②战时双方没有军队的地方~空地带。
"面"字解释: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面,颜前也。--《说文》

 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周礼·撢人》

 私面私献。--《周礼·司仪》

 大辂在宾阶面。--《书·顾命》

 必唾其面。--《战国策·赵策》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白居易《卖炭翁》

 女之靧面。--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椎髻仰面。--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面不厮睹(脸不对着看,表示生气);颜面(脸面;脸部;体

 面(靣)miàn

 ⒈脸,头的前部~孔。颜~。~不改色。

 ⒉直接接触,当着本人在场~谈。当~说。

 ⒊朝着,脸对着~向。~山而居。

 ⒋部位,方向前~。里~。右~。四~八方。~ ~俱到。

 ⒌东西的外表地~。鞋~子。被盖~儿。

 ⒍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积。平~。

 ⒎量词三~旗帜。两~镜子。

 ⒏

 ①脸面,面子没有~目见人。

 ②相貌,脸的形状~目可憎。

 ③〈喻〉事物的景象状态~目一新。

 ⒐

 ①体面怕丢~子。

 ②情面秉公执法,不讲~子。

 ③东西的外表桌~子。
"目"字解释:目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同本义 

 目,人眼,象形。--《说文》

 目者,气之清明者也。--《礼记·郊特牲。》

 目者,心之符也。--《韩诗外传》

 夫妻反目。--《易·小畜卦》

 睅其目,皤其腹。--《左传·宣公二年》

 满目萧然。--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瞋目大怒。--晋·干宝《搜神记》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目不忍睹。--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目

 目mù

 ⒈眼睛~不暇接。有~共睹。

 ⒉看众~睽睽。众~昭彰。

 ⒊孔,网眼网~。纲举~张。

 ⒋名称,标题~录。书~。题~。

 ⒌条文,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大纲细~。

 ⒍

 ⒎

 ⒏

 ⒐

 ①射击、攻击或寻找的对象对准~标。

 ②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奋斗的~标。

 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