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读音(发音): 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详细解释(意思):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出处(典故): 《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示例: ~”。今既一无所有,纵使大禹重生,亦当束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六回

第一个字为"工"的成语

第七个字为"先"的成语

第八个字为"利"的成语

第十个字为"器"的成语

成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逐字解释

"工"字解释: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

 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凡攻木

 工gōng

 ⒈工人煤矿~。纺织~。技术~。~农兵。

 ⒉工业~商界。学~学农。

 ⒊做事,操作,生产~作。做~。手~。开~。半~半读。

 ⒋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作做了三个~。修这个花台需要一百个~才能完成。

 ⒌精细,精巧~整。~致。~笔画。异曲同~。〈引〉善于,善长~于书画。

 ⒍

 ①时间,时候两天~夫。

 ②本领,造诣这是真~夫。

 ⒎旧时乐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⒏
"欲"字解释:欲 

 (形声。从欠,谷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刘劭《人物志》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

 欲yù

 ⒈想要,想得到,想达到~要。~罢不能。~擒故纵。

 ⒉希望,愿望~望。上下同~者胜。

 ⒊需要胆~大而心~细。智~圆而行~方。

 ⒋将要天~堕。东方~晓。

 ⒌贪心,感情过盛贪~。利~。情~。
"善"字解释:善〈形〉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善,吉也。--《说文》

 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汉书·翼奉传》

 又如善时(吉时);善祥(吉祥;吉兆);善征(吉兆);善日(吉日)

 好;美好 

 母氏圣善。--《诗·邶风·凯风》

 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

 善人国之主也。--《左传·襄公三十年》

 所以善代者乃万故。--《吕氏春秋·长攻》。注善好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岂人主之子孙则敢不善哉?--《战国策·赵策》

 又如善风(良好的风气

 善shàn

 ⒈好,好的,良好的,跟"恶"相对~事。~举。~意。劝~。行~。~策。面~(又指面熟)。与人为~。尽~尽美。

 ⒉友好,和好友~。亲~。

 ⒊做好,办好~始~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

 ⒋长于,擅长~于。能攻~守。~颂~祷。

 ⒌多,爱,容易~感。~变。~疑。

 ⒍好好地~自为之。子(您)~视之。

 ⒎
"其"字解释:其〈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 〈代〉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变成其”。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她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他们;她们;它们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

 其qí

 ⒈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的,他们,他们的~貌不扬。劝~自力。促~成功。人尽~才。各得~所。

 ⒉指示代词。那(这),那(这)些,那(这)样不乏~人。确有~事。

 ⒊连词。如果,假使若~为难,你就不去。

 ⒋文言助词。〈表〉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奈我何?尔~勉之。

 ⒌虚指,无实在意义北风~凉。夸夸~谈。

 ⒍

 ⒎

 ⒏

 ⒐

 ⒑

 其jī 1.助词。用于疑问代词之后,表疑问语气。 2.用于地名。 3.用于人名『代有审食其﹑郦食其。

 其jì 1.助词。常用在"彼"之后。
"事"字解释:事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同本义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事shì

 ⒈人的一切活动,自然界、社会中的一切现象或活动~情。~在人为。新~。有~。大~。

 ⒉变故~过境迁。这里出~了。

 ⒊做,治从~。~农。~商。~生产。

 ⒋工作,职业~业。找~。谋~。

 ⒌关系,责任走吧,不关你的~。

 ⒍工夫这活很费~。

 ⒎侍奉奉~。仰~俯畜(原指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儿女◇来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⒏事物一件叫一事两~。

 ⒐

 ①日常工作~务缠身。

 ②总务。

 ⒑

 ⒒

 ⒓

 ⒔

 ⒕

 ①事故。

 ②争执,纠纷挑起~端。

 ⒖

 ⒗

 事zì 1.立置。 2.插入,刺入。参见"事刃"。
"必"字解释: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必,分极也。--《说文》

 姓

 必 

 必须,一定要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韩非子·内储说》

 必为奇巧声动上。--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山水必有实景。--蔡元培《图画》

 又如必防其渐(防微杜渐之意。在事情上还不显著或刚刚发生的时侯就加以防止);必也正名(必须按礼教来端正名份)

 必 

 必然,必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人人自

 必 bì

 ①必定;必然~胜无疑。

 ②必须;一定要明早~到。

 【必恭必敬】形容态度十分恭敬。又作毕恭毕敬。

 【必然判断】断定对象情况必然性的判断。如'他必然完成任务。'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的概率为$。如x>0是在x>3件下的必然事件。

 【必须】

 ①表示事理、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

 ②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加强命令语气这个任务你~完成。

 【必需】一定要的;不可少的登山~品。

 【必需氨基酸】人体必需、但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包括甲硫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必需元素】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目前公认的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铁、硫、锰、硼、锌、铜、钼、氯等16种。

 【必要产品】'剩余产品'的对称。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产品。包括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生活所必需的产品,是必要劳动的生产成果。

 【必要劳动】'剩余劳动'的对称。生产必要产品所消耗的劳动。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甲,必定没有乙,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以必要条件作为前件的假言判断。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为大前提的假言推理。规则是承认后件就要承认前件,否认前件就要否认后件;否认后件不能否认前件,承认前件不能承认后件。
"先"字解释: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先,前进也。--《说文》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屈原《九歌·国殇》

 恐为操所先。--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又如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争着赶到别人前头)

 尊崇;重视 

 安宁则长庠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史记·本准书》

 又如先本(重视根本)

 首创;开始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庄子·刻意》

 又如先志(先立志向);先事(先行其事)

 先 <

 先xiān

 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前。首~。在~。事~。领~。奋勇争~。~发制人。

 ⒉上代,祖宗~人。祖~。

 ⒊称去世的尊长~兄。~父。

 ⒋对已死之人的尊称~烈。

 ⒌

 ①人或某些动物的胚胎时期~天缺陷。

 ②哲学上指先于感觉,先于实践经验。

 ⒍

 ①老师。

 ②对人的敬称老~生。李~生。

 ③某些地区称医生。

 ⒎

 先xiǎn 1.《韵会》"先,前汉太子太傅少傅属官有先马。"
"利"字解释:利〈形〉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

 利lì

 ⒈好处,益处,跟"害"、"弊"相对~益。~国~民。

 ⒉使得到好处毫不~己,专门~人。

 ⒊顺当的,与愿望相合的顺~。战无不~。

 ⒋锐,锋快,跟"钝"相对~刃。锐~的刀。锋~的剑。〈引〉善于说话言词锋~。辩口~舌。

 ⒌利润,利息微~。盈~。反暴~。本~两清。

 ⒍

 ①利和害。

 ②同"厉害"痛得~害。

 ⒎

 ①爽快她做事干脆~落。

 ②整齐干净~落。

 ③完妥这事办~落了。

 ⒏

 ①使人或事物发挥作用~用时间。废品~用。

 ②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可以~用他。~用这件事教育大家。
"其"字解释:其〈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 〈代〉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变成其”。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她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他们;她们;它们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

 其qí

 ⒈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的,他们,他们的~貌不扬。劝~自力。促~成功。人尽~才。各得~所。

 ⒉指示代词。那(这),那(这)些,那(这)样不乏~人。确有~事。

 ⒊连词。如果,假使若~为难,你就不去。

 ⒋文言助词。〈表〉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奈我何?尔~勉之。

 ⒌虚指,无实在意义北风~凉。夸夸~谈。

 ⒍

 ⒎

 ⒏

 ⒐

 ⒑

 其jī 1.助词。用于疑问代词之后,表疑问语气。 2.用于地名。 3.用于人名『代有审食其﹑郦食其。

 其jì 1.助词。常用在"彼"之后。
"器"字解释: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器(噐)qì

 ⒈用具瓷~。陶~。铁~。武~。~具。

 ⒉气度,才能~量。成~。大~。

 ⒊看重,重视~重。

 ⒋

 器qī 1.用具;器具。 2.古代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 3.指官职﹑爵位。 4.指宝器。鼎彝等传国之重器。亦指政权。 5.指躯体或器官。 6.指有形的具体事物。与"道"

 相对。 7.指外形。 8.度量;胸怀。 9.犹性。本性。 10.才能;能力。 11.比喻人才。 12.器重,重视。 13.谓量材使用。 14.指使其才为人所用。 15.指国家的

 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