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破甑不顾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破甑不顾

读音(发音): pò zèng bù gù

详细解释(意思):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出处(典故): 《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示例:

第二个字为"甑"的成语

成语"破甑不顾"逐字解释

"破"字解释:破〈动〉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同本义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

 块(敲碎土块)

 破坏;损坏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

 破pò

 ⒈碎,残缺,不完整~碎。残~。~镜。

 ⒉劈开,分裂~开。~裂。~竹之势。

 ⒊使损坏~坏。~门而出。

 ⒋揭穿~案。点~。说~。

 ⒌扫除,批判~除迷信。~旧立新。

 ⒍冲开,战胜~阵。大~敌军。

 ⒎花费,消耗~费。~工夫。

 ⒏丧失国土,败亡国~。~败。亡国~家。

 ⒐〈表〉鄙视,不好的~货。~影片。~小说。

 ⒑超出~例。~格。~纪录。~定额。

 ⒒

 ⒓

 ①债务人负债过多,无力偿还,经法院裁定,宣告~产,以现有的全部财产变价,按债额定比例还给债主。

 ②丧失全部财产。〈喻〉完全失败阴谋~产。
"甑"字解释:甑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同本义 

 甑,?
 甑,自关而东谓之?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陆游《杂题六首》

 蒸米饭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亦作甑子”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甑zèng

 ⒈〈古〉做饭用的一种陶器,也有青铜制的◇来指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饭~子。

 ⒉蒸馏或分解物体所用的器皿曲颈~。
"不"字解释: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
"顾"字解释:顾 

 (形声。从页,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本义回头看)

 同本义 

 顾,环视也。--《说文》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史记·项羽本纪》

 顾瞻周道。--《诗·桧风·匪风》

 眷言顾之,潸焉出涕。--《诗·小雅·大东》

 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论语·乡党》

 庄子持竿不顾。--《庄子·秋水》

 友人惭,不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世说新语·方正》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战国策·燕策》

 又如顾瞻(回首环视;眷顾;关照);顾盼生辉(一

 顾gù(顧)

 ⒈回头看瞻前~后。〈引〉看左~右盼。环~四周。

 ⒉注意,照管,关心~全大局。照~。关~。奋不~身。

 ⒊探望,拜访三~茅庐。

 ⒋商店称来买货物的善待~客。优惠老~主。

 ⒌文言副词。却,反而~力不足耳。足反居上,首~居下(首头)。

 ⒍

 ⒎

 ⒏